作文素材
合作互鉴
GUO JIAWEI YUWEN
中马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稳步推进
5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易卜拉欣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50周年。建交半个世纪来,两国始终坦诚相待、和衷共济、共谋发展,中马关系一直走在地区国家前列。2023年,双方就共建中马命运共同体达成重要共识,两国关系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马友好深入人心,为两国关系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中马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是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马东铁全长600多公里,设计客运列车时速160公里、货运列车时速80公里,建成后将连接马来西亚的4个州,成为连通马来西亚东西海岸的“陆上桥梁”。关丹港是马来西亚东海岸第一大港。马东铁建成后,中国等国家运抵关丹港的货物,可直接转道铁路运往马来西亚西海岸地区,有效节省货运时间。
中埃携手发展,共同繁荣
埃及是最早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两国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中企承建的众多项目在当地稳步落地、惠及双方民众。
作为埃及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斋月十日城轻轨铁路连接起开罗市区与新行政首都、斋月十日城和东部沿线卫星城,惠及500多万居民;埃克萨迪亚500千伏变电站项目建成投运一年多以来,保障了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缓解了区域内的用电紧张情况;塞得东港二期集装箱码头、苏赫纳第二集装箱码头等项目大幅提升埃及港口货物吞吐能力,为苏伊士运河走廊开发作出重要贡献;中国成功将埃及二号卫星发射升空,并助力埃及成为第一个具有完备卫星总装集成测试能力的非洲国家……
作文素材
文化传承
GUO JIAWEI YUWEN
金跃群:把古运河这个宝贝留给子孙
70米宽的河道,碧水荡漾、船行轰鸣;岸边绿道蜿蜒,市民游憩,恬静怡然……2023年,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二通道(以下简称“运河二通道”)正式通航。大吨位轮船由此通行,减轻了古运河的压力。
拱宸桥,京杭大运河最南端,以其为代表的一大批文化遗产得以更好保护和传承。
看到这一切,运河二通道设计项目负责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金跃群既兴奋又淡然。
20世纪80年代后期,京杭大运河杭州段运输发展迅速,航运压力加大,对拱宸桥等文化遗产大大小小的撞击不可避免。于是,政府提出建设运河二通道,分流船舶。
“我刚从河海大学毕业踏上岗位,就进入项目组。从‘小跟班’成长为负责人,与大运河结下不解之缘。”意气风发的小伙如今银发爬上鬓角,金跃群用双脚丈量着大运河杭州段的古桥、古坝、古建及沿线街区,他深感“古运河是宝贵财富,要把宝贝留给子孙后代”。
30多年来,为了确保运河二通道设计项目经得起历史检验,“我们反复徒步调查、全线勘测,听取各方意见,慎重进行细致的专题研究,相关课题达上百个。”金跃群说。
文化遗产一代代传下来,离不开每个参与者的心血。如今,年轻人杨扬也在护古桥、建新桥。在他看来,金跃群一辈子坚持一件事,充满使命感,是学习的榜样,“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唯有更加珍惜、勤勉……”
谢勤国:用心寻找古城的历史记忆
谢勤国,1946年8月生,江苏苏州人。1977年,他发现苏州名胜虎丘塔倾斜趋势加剧并立即上报主管部门,促成了虎丘塔在上世纪80年代的第二次大修。47年来,他坚守古城保护一线,累计编纂、创作志书及文史书籍约250万字。他参与公益讲座120余场,获得“中国好人”“江苏好人”等荣誉称号。谢勤国并非文物研究科班出身,但他凭着对守护古城、保护文物的初心与热爱,跨进了专业的“门槛”,甚至在某些领域搜集资料之翔实,连图书馆馆员、历史学教授都感到敬佩。谢勤国说:“将历史细节考证清楚、写下来,赓续历史文脉,这是包括我在内每一位文保人的努力方向。”
作文素材
文化创新
GUO JIAWEI YUWEN
首都北京,中国考古博物馆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建成开放,长城文化、大运河文化、中轴线文化绽放时代光彩;山东曲阜,大型演出《金声玉振》尽显古风古韵,万仞宫墙《大哉孔子》光影秀精彩上演,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持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放眼今日之中国,“文博热”持续、“文创风”劲吹、“诗词热”兴起,我们的文化自信更加坚定、文化自觉不断增强。用好“两个结合”这一最大法宝,坚持走自己的路,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就能掌握思想和文化主动,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实现传统艺术与现代生活的有机融合,就需要守正创新、勇于突破,让非遗时尚起来,让经典流行起来。”这是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演员陈丽君的感言。借助现代技术,传统戏曲不断更新创作观念、表达样态,成为一票难求的爆款。如今,“数字藏经洞”让敦煌文化破壁出圈,“中华古籍资源库”让珍贵典籍“活”起来,《长安三万里》《我的阿勒泰》等一批精品力作涌现……“两个结合”打开了广阔的创新空间,激活了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繁荣发展的“一池春水”。前进道路上,要坚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运用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作文素材
体育精神
GUO JIAWEI YUWEN
举重运动员刘焕华:新生力量冲刺奥运
刘焕华12岁与举重结缘,从湖南郴州的小乡村,一路奋斗到国家队。2023年的举重世锦赛,刘焕华夺得男子102公斤级挺举和总成绩两枚金牌,这是中国男子举重队时隔26年再夺100公斤以上大级别的世锦赛总成绩冠军。随后的杭州亚运会,刘焕华在体重只有100公斤的情况下参加109公斤级的较量,他在挺举中成功举起训练时从未尝试过的233公斤,夺得金牌。“那一刻就像在做梦!”刘焕华赛后回忆,这场比赛极大地提振了他的信心,“让我意识到自己身体里还有这么大的力量存在,只是没有爆发出来。”
带着这样的信念,刘焕华在这个冬训全力以赴,几乎每天都是最晚走出举重馆,进一步提高了实力。2024年4月的泰国世界杯,他在102公斤级比赛中,以抓举181公斤、挺举232公斤、总成绩413公斤获得挺举和总成绩金牌,并刷新了挺举和总成绩世界纪录。他的总成绩也升至男子102公斤级奥运资格世界第一。
从籍籍无名到世界冠军,一次次举起的杠铃,既为上一段经历写下句点,也为新阶段立下目标。
作文素材
科学家精神
GUO JIAWEI YUWEN
成里京:为海洋绘制“体温”变化图
成里京,1988年生,山西吕梁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海洋观测数据处理和重建、海洋热含量变化、地球系统能量和水循环研究。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19年发布的海洋和冰冻圈特别报告采用了成里京团队的研究数据。2020年,他获得“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
成里京办公室的墙上,挂有一幅全球上层海洋热含量变化图。图上,一条曲线持续向上,反映了过去半个多世纪海洋逐渐变暖的情况。曲线看似简单,背后却凝结着成里京团队10多年的探索和积累。
科技创新,尤其基础研究周期比较长,是一场“寂寞的长跑”,先“苦”后“甜”乃科研规律。倘若急于求成,热衷“短平快”研究,虽能尝到一时之“甜”,却很可能因为没有打牢基础,最终在科研竞赛中落在后面。期待更多科研人员可以像成里京一样,甘于先“苦”后“甜”,为我国的科技创新贡献更大力量。
作文素材
生态文明
GUO JIAWEI YUWEN
95后治沙青年仲麟
仲麟,生于1998年。在甘肃武威市民勤县的沙漠里,他是最年轻的治沙人之一。
民勤县位于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下游,处在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交界处,是河西走廊乃至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三北”工程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重点区域。在长期同风沙的斗争中,梭梭因根系发达、耐干旱严寒、可在高温盐碱条件下生长的特性,成为民勤治沙的常见树种。
2021年,仲麟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沙漠边长大的孩子,更珍惜这一片片梭梭林。”返乡后,仲麟一边开展电商业务,一边种梭梭。
梭梭苗高不足40厘米,种下简单,种活很难。“500棵梭梭苗种下去,一年不到,就剩几棵活下来。”仲麟说。
毕业后,他跟在村里前辈身边,从治沙志愿者做起,一步步学,对梭梭有了更多了解。此后,一望无际的沙海里,这个年轻人种树的身手越来越敏捷。
现在,仲麟的皮肤晒得黝黑,但他曾参与种植的梭梭林绿意盎然,成活率超过85%。
“我们95后,在治沙中成长。”望着梭梭苗,仲麟说。
如今,仲麟把他和梭梭的故事拍成视频,上传到互联网,很多网友不仅线上点赞,还从各地来到民勤,参与植树造林志愿活动。
千千万万棵梭梭,汇成绿海、锁住风沙;就像千千万万名像仲麟一样的年轻人,挺进沙漠深处,种出更广阔的绿色天地。
作文素材
三北精神
GUO JIAWEI YUWEN
三北人常说,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地处毛乌素沙漠天然风口地带的山西右玉县是有力见证。昔日“十山九秃头,黄沙遍地流”,如今满目苍翠绿树葱茏,每一棵树的年轮里,都密密麻麻记录了一代代人的坚守与付出。从“不毛之地”到“塞上绿洲”,右玉县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久久为功的防沙治沙史。新中国成立之初,第一任县委书记就带领全县人民开始治沙造林,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全县干部群众广泛参与、齐心协力,终换来春风拂绿,在黄土高原上铸起一座绿色丰碑。
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三北精神、塞罕坝精神、右玉精神、当代愚公精神……这些“绿色精神”,造就了阻挡风沙的屏障,也成就了中国精神的高地。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从焦裕禄栽下的泡桐,到谷文昌种植的木麻黄,再到杨善洲最喜爱的雪松,一棵棵树装点了关山万千重,也让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谱熠熠生辉。
1978年-2050年,“三北”工程与改革开放同步,与时代脉动同频,工程全面建成之际,也正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时。
从这个角度看,绿色,是昨日的答卷,也是对明日的期许——中国的树,扎根于神州大地,成长于精神沃土,见证了艰苦卓绝的岁月,也将守护一个生机盎然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