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乡的工艺品小学作文5篇

时间:2024-12-12 02:57:43 作者:皮皮侠 字数:9806字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关于家乡的工艺品小学作文5篇 家乡的传统工艺作文,供大家参阅。

  我国的劳动人民是勤劳的,每一个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工艺品。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家乡的工艺品作文五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篇一:家乡的工艺品作文

  我的家乡在龙泉,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被评为“处州十县好龙泉”的称呼,这使我非常自豪。我们这还有“青瓷之都”“宝剑之邦”“香菇之源”之类的称呼,而我喜欢的是我们这的工艺品——宝剑。

  只要拿起一把龙泉宝剑,就可以体会到人们做这把宝剑的艰辛,宝剑上精致的做工,有趣的样式,使我忍不住想拿起宝剑露两手。

  而欧冶子的传说,令我更加喜欢宝剑。欧冶子是春秋末期到初期越国人,中国古代铸剑的鼻祖。龙泉宝剑的创始人,欧冶子诞生时,正值东周列国纷争,楚王先后吞并了长江以南四十五国。越国就成了楚灵王的属相。

  楚王命令风胡子到越地,寻找欧冶子叫他制造宝剑,于是欧冶子走遍江南名山大川,寻找能铸剑的地方,最后找到了我的家乡——龙泉,他觉得这里的风景优美,就在这儿铸剑了,经过两年艰辛,终于铸成了三把宝剑,第一把叫“龙渊”第二把叫“泰阿”第三把叫“工布”这就是欧冶子铸剑的故事。

  没想到吧!我们这的地方虽小,但珍藏着许多名胜古迹呢!

  篇二:家乡的工艺品作文

  景德镇是历史悠久名闻中外的古瓷都。从宋朝景德元年皇帝赐名为景德镇算来已有1千年了。1千年来景德镇为皇宫烧制瓷器的御窑熊熊炉火从未熄灭过,无数精美的瓷器由丝绸之路传到世界各地,被许多国家的博物馆视为无价之宝珍藏着。

  我祖籍是山东,但我出生在景德镇,所以对景德镇特别有感情。在我读幼儿园的时候,我看到瓷器街上那琳琅满目的餐具,千姿百态的雕塑瓷,被那景象吸引。后来我识字了,在书上读到赞美景德镇瓷器的文章,“白如玉、声如磬、薄如纸、明如镜。”觉得真是讲得太棒了。

  今年放寒假,爸爸、妈妈又带我回景德镇市。我发现一年不见,景德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从深圳坐车一路上高速公路直通景德镇迎宾大道。进入景德镇时在高速公路路口看见两边是景德镇独有的用美丽的瓷柱做成的街灯,街心花园小桥流水,明清建筑座落有致。到了市中心,发现市政府办公地点已从千年御窑厂搬出来,古御窑厂恢复了原貌。深圳的香江集团投资建了陶瓷大市场,肯德基也落户瓷都。

  景德镇变成了一座既古老又现代的城市,我越来越热爱她。

  篇三:家乡的工艺品作文

  我的家乡是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这里盛产钧瓷。钧瓷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北宋,那时有句俗语是这样说的:“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

  你们知道钧瓷以什么著称于世的吗?对了,就是窑变,通过窑变可以变化出许多的图形色彩。钧瓷拥有古朴的造型,复杂的配釉,还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窑变能烧出人花鸟等图案,图案栩栩如生。钧瓷还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器”之一。

  北宋后期以前的瓷器都是单一的青釉类,而有了窑变之后的瓷器可以这样形容“月夜望星空,晖晕自然成”。我见过一件钧瓷,那彩釉如高山云雾,峡谷飞瀑,星辰满天,令人叹为观止,拍案称奇,堪称国宝。钧瓷是一器一色,每一件钧瓷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就是人们说的“钧无双配”。

  钧瓷独特的艺术风格历来为国内外各界人士所赞赏。钧瓷的经济价值当然也是不可估量的!

  釉变色五彩缤纷,璀璨夺目,浑然天成,构成一幅幅神奇的图画,如寒鸦归林、夕阳残照、伯牙鼓琴等。民间有“钧与玉比,钧比玉美,似玉非玉胜似玉”和“雅堂无钧瓷,不可自夸自富”的说法。看来钧瓷真是中外闻名呀!

  你们知道为什么我的家乡盛产钧瓷吗?因为我们这里地处山区,自然资源丰富。

  禹州市神垕镇世称钧瓷之都。钧瓷是我国著名的工艺瑰宝,已有1000多年的生产历史。钧瓷色彩之多,不胜枚举。钧瓷造型以端庄、浑厚、古朴、文雅为特色。

  钧瓷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中的宝贵遗产,在经历了几百年的沧桑之后的今天,它又被重新挖掘起来,得到了更为空前的发展。

  钧瓷还有一个悲惨的故事呢。那年皇帝要求紧,让钧窑多烧些瓷器,可钧瓷的成与不成又不在于工匠们。官府步步紧逼,无奈之下工匠们只好带着儿女四处逃亡。有一位老工匠不忍心看到铸窑艺术失传,便决心留在窑里,不料这一日皇帝下令要工匠做一个钧瓷龙床,还规定限期烧成,超出期限就要砍头。

  俗话说“钧不过尺”,龙床那么大,怎么做呢?老工匠试了许多次都失败了,可是时间不等人,官兵来了,那时老工匠在烧最后一次。老工匠看来不及了,便纵身一跃跳进了火坑,没想到竟然烧成了,而且不同以往的单一色彩,成就了“窑变”艺术。

  这就是我家乡的钧瓷,我以生在禹州为骄!以生在钧瓷之乡为傲!

  篇四:家乡的工艺品作文

  我的家乡宜兴有四大美称,分别是“陶的故都”、“茶的绿洲”、“竹的海洋”、“洞的世界”,而宜兴最出名的就是紫砂壶。

  紫砂壶是汉族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从明朝正德年间开始,宜兴便开始用紫砂泥制作紫砂壶。紫砂泥有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所以统称紫砂泥。据专家介绍,一把紫砂壶准确地说共有钮、壶盖、壶腹、壶把、流嘴、足、气孔等七个部位。而从制作的工艺上细分,足有圈足、钉足、方足、平足之分;钮有珠钮、桥式、物象钮等三种。壶盖有嵌盖、压盖、截盖;把有单把、圈把、斜把、提梁把。紫砂壶按工艺可分五大类:光身壶、花果型、方壶、筋纹型、陶艺装饰壶。紫砂壶的形式真可谓纷繁多样啊!

  宜兴紫砂壶推崇素面,内外不施釉。其装饰技艺主要有陶刻、镶嵌、彩釉、泥绘、绞泥、描金、浮雕、铺砂、印版等多种手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陶刻。紫砂陶刻以文字为主,也有花鸟、山水和人物刻画。陶刻融诗文、金石、书画篆刻艺术为一体,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在众多紫砂名家制作的紫砂壶中,我最喜爱现代著名手工紫砂艺人花货派代表人物蒋蓉制作的牡丹壶。这只牡丹壶提璧如木根,壶口似绿叶,壶体像一朵完全绽放的牡丹。牡丹有着黄色的花蕊,,红色的花瓣,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你眼前。壶盖是一只欲飞的蝴蝶,它停在牡丹花儿上,仿佛不舍与这美妙绝伦的繁花离别。

  从古人的诗句中“一壶冲古意,千秋有同心。常论是非者,不作饮茶人。”中就可以看出,在古代,紫砂壶就有着多么大的魅力!

  我爱家乡的山山水水,更爱家乡的紫砂壶!

  篇五:家乡的工艺品作文

  泥巴有什么神奇的?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可是,当它经过了泥塑大师的手后,就变身为民间工艺品啦!它可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

  做泥塑,泥土需精心准备,一般选用带些粘性又细腻的土,经过捶打、摔、揉,有时还要在泥土里加些棉絮、纸或蜂蜜。泥塑的模制一般分为四步:制子儿、翻模、脱胎、着色。制子儿就是制出原型。翻模就是把泥土压在原形上印成模子。脱胎就是用模子印压泥人坯胎。最后一道工序是着色,素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一般着色之前先上一层底色,以保持表面光洁,便于吸收彩绘颜色,彩绘的颜料多用品色,调以水胶,以加强颜色附着力。

  在我的家里,有一个泥塑作品——菩萨头像。它并不很大,长短和语文书一般。菩萨头发上都有一层纱,泥塑也不例外。它头上薄纱的一部分在顶部的头发前将其遮住,发后的自然向下垂落,披至肩部,然后向左边飘去。左边薄纱的后面则向左上方翘起,好像风儿吹得再大些,薄纱便会飘走。菩萨顶部的头发上,有着许多饰品。在呈波浪型的珠链前后,有着花一样的东西,十分美丽。垂落下来的凌乱的头发正与颈间的项链交织在一起。此时的菩萨眼睛微张,好象在俯视什么东西似的。眉心的红点格外鲜明,嘴角稍微上扬。

  在纯洁的白色衣服中的左手臂抬了起来,手十分靠右,还是兰花状,右臂在身后,握着白玉兰瓶,瓶中什么都没有,空荡荡的。手臂的衣袖十分宽,以致衣袖都有了褶皱,一道一道的,很明显。白色的薄纱、衣服,黑发,淡色的饰品,就组成了一个朴素的、善良的菩萨。它是那么逼真,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啦!

  泥塑历史悠久,深得百姓喜欢。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天津的“泥人张”和无锡的惠山泥人。泥塑早已走出中国,远渡重洋,成为中外文化的使者。它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民间工艺品,记载着中国的历史磨难和辉煌,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