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作文,书写生活的温度
2024广东高考作文题
本题材料以互联网普及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背景,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这实际上是一个启发思考的设问,旨在探讨技术进步对人类求知欲、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的影响,引导考生深入思考技术进步对人类求知欲、问题意识以及知识探索过程的影响。
考生应当认识到,虽然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使得获取现成答案变得容易,但这并不意味着问题本身会减少。相反,技术的发展往往伴随着新问题的产生,以及对旧问题更深层次的挖掘。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思考深度,选择一个角度作为文章的核心论点。例如,可以强调在信息时代保持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或者讨论科技与人类智慧的共生关系,亦或是预测未来教育模式的变革等。
一、思考角度:
①正面视角:可以从技术如何促进知识传播、激发新的研究领域、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等方面入手,探讨技术如何帮助人类面对和解决更多复杂问题。
②反思视角:可以探讨依赖即时答案可能导致的思维惰性、创新能力下降、深度学习能力减弱等问题,以及如何在信息爆炸时代保持好奇心和批判性思维。
③人文关怀视角:关注技术发展对人际关系、个人隐私、社会伦理等方面的影响,探讨在快速获取答案的同时,如何维护人的本质价值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④未来展望:思考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社会将面临哪些新挑战,如何培养适应未来的能力,保持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二、结构安排:
建议采用“引论-本论-结论”的基本框架,开头简明扼要地引入话题,中间段落展开论述,通过举例、对比、因果分析等论证方法支持观点,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强调论点,或提出呼吁、建议。
综上所述,这篇作文的审题关键在于认识到问题的本质不在于数量的增减,而在于质量与深度的变化,以及技术进步对人类认知方式、价值观和社会形态的深远影响。
【立意指导】
立意可聚焦于如何在现有成就的基础上,激发创新思维,不断推动科学技术和社会文明的进步。综上所述,文章应围绕技术进步对人类思考、学习及社会发展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鼓励读者思考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保持好奇心、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人类的长远发展和深度认知。
一、技术进步与问题意识的悖论
虽然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让我们迅速获得答案,表面上看似减少了未解之谜,但实际上却激发了人类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使我们能够提出更多、更深刻的问题。技术的进步拓宽了认知边界,而认知边界的拓展又孕育了新的问题。
二、信息时代下的深度思考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快速获取答案可能导致人们过度依赖外在资源,缺乏独立思考和深度探究的能力。立意可以聚焦于如何在便捷的信息获取环境中培养批判性思维,鼓励个体主动质疑、深入探索,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真理的追求。
三、从答案到智慧的桥梁
强调单纯的答案积累并不等同于智慧的增长,真正的智慧在于如何运用所学去解决问题、创新思考,并提出新的问题。文章可以探讨如何在拥有丰富资源的今天,构建个人的知识体系,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造的转变。
四、技术伦理与社会责任
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伦理和责任的考量,如信息的真实性、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等问题日益凸显。立意可以围绕技术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探讨在享受技术便利的同时,如何承担起维护道德秩序、促进社会公正的责任。
五、创新与未来的探索
技术的每一次飞跃都是对未知世界的勇敢探索,面对看似减少的问题,实则是人类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准备向更广阔的未知领域发起挑战。
智慧之树常青,求索之心不息
问题的永恒与智慧的进阶
问,不止步
在问题中成长
1.【2024年高考作文全国新高考Ⅱ卷】
适用地区11:辽宁、重庆、海南、山西、新疆、广西、贵州、黑龙江、甘肃、吉林、云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提到,长久以来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随着“天问一号”飞离地球,航天人的目光又投向遥远的深尽.
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分析:
本次作文题的材料部分,首先提到了“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成功揭开了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这一科学成就不仅代表了人类航天技术的新高度,更象征着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勇敢探索。接着,材料又提到了“天问一号”飞离地球,标志着航天人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更为遥远的深空。这两大事件共同构成了作文的引子,引出了对“探索未知”主题的探讨。
在审题时,我们首先要明确材料的中心思想,即“探索未知”。这一思想不仅体现在人类的太空探索上,也体现在我们每个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上。因此,我们可以从个人和社会的角度出发,探讨探索未知的重要性、方法和意义。
从立意角度来看,我们可以选择多个角度进行切入。首先,可以从人类求知欲的角度来立意,强调探索未知是人类的天性,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重要动力。其次,可以从勇气和毅力的角度来立意,强调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才能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再次,可以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来立意,强调科技进步是探索未知的重要支撑,只有不断推动科技创新,我们才能更深入地了解未知世界。
在明确立意后,我们需要确定文体和标题。由于题目没有限定文体,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擅长选择适合的文体,如议论文、记叙文、散文等。在选择标题时,要力求简洁明了、富有创意,能够准确地概括文章的主题和立意。
综上所述,本次作文题的审题立意分析要求我们从材料出发,明确中心思想,选择合适的角度进行立意,并确定文体和标题。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保持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充分展现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写作指导:
这篇作文题目要求我们结合给定的材料来撰写一篇文章。材料描述了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特别提到了“嫦娥四号”探月任务和“天问一号”的飞离地球,这些事件象征着人类对未知的探索和不断前进的精神。文章的核心立意应该聚焦于这种探索精神,以及它对我们每个人的意义。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对立意进行深入分析:
探索的勇气与决心:探索未知领域需要勇气和决心。正如航天人面对未知挑战时所展现的一样,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也应该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不断尝试和探索。
持续的学习与成长:探索过程也是一个持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每次的探索都能让我们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从而不断地提升自己。
科学的力量与美:通过科学探索,我们可以揭示自然界的奥秘,感受到科学的美和力量。这不仅仅是科技的进步,也是对人类认知的一种拓展。
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探索未知同样代表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无论是航天事业还是个人发展,我们都应该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可能性。
责任与担当:作为地球上的智慧生命,我们有责任去探索未知,为人类的未来寻找新的道路。这种责任和担当不仅仅是对科学的追求,更是对于人类社会的责任。
综上所述,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围绕“勇敢探索,抵达未知”这一主题,结合自身经历和社会现象,探讨探索精神对个人成长、科技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要注意文体的选择,确保文章结构清晰、逻辑连贯,并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范文参考:
探索未知,抵达心灵深处
探索未知,追求无限
2.【2024高考作文真题(全国甲卷)】
适用地区7:四川、云南、西藏、宁夏、青海、内蒙古、陕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有时,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分析:
本题材料简洁明了,主要讨论了与他人相处时的一种常见现象和应有的态度。材料中提到“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这是人际交往的基本需求,也是社会生活的必然要求。紧接着,材料指出了人们在相处过程中的一种常见做法——“有时,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反映了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的一种保守或回避策略。然而,材料的重点在于转折之后的部分,“其实,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这句话明确提出了一个观点,即坦诚是建立深层次人际关系的关键。
在审题时,我们需要捕捉到材料的核心观点:坦诚交流的重要性。这是立意的关键所在。从这一核心观点出发,我们可以展开多方面的思考。例如,可以探讨坦诚交流为何能够促进真正的相遇,分析人们在交往中避免坦诚的原因,以及如何通过坦诚交流来改善人际关系等。
立意方面,我们可以选择以下几个角度:
坦诚交流是建立真挚友谊的桥梁:通过坦诚交流,人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彼此,从而建立起真挚的友谊和信任。
避免冲突不应以牺牲坦诚为代价:虽然避免冲突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策略,但过度回避问题、不表达真实想法可能导致误解和隔阂,反而加剧了潜在的冲突。
坦诚交流促进个人成长和团队和谐:在团队或集体中,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有助于集思广益,促进团队的整体进步和和谐氛围。
在确定立意后,我们需要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展开论述的角度,结合生活实例和理论分析,深入阐述坦诚交流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安排和逻辑推理,确保观点鲜明、论据充分,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并接受我们的观点。
综上所述,本题的审题立意重点在于把握材料中关于坦诚交流的核心观点,并从此出发,展开深入的思考和论述。通过具体的例子和有力的论证,向读者展示坦诚交流在人际交往中的不可或缺性,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建立更深层次的人际关系。
写作指导:
这则材料引发了我对坦诚交流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的深刻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为了避免冲突而选择沉默,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然而,这种做法虽然暂时维系了表面的和谐,却阻碍了真正的理解与交流。正如材料所述,坦诚交流才是迎接真正相遇的钥匙。
坦诚交流能够消除误解,促进相互理解。当我们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对方有机会了解我们的真实立场和需求,从而减少因猜测和假设而产生的误会。这种双向的沟通模式为建立深厚的人际关系奠定了基础。
坦诚交流还能增强信任,深化友谊。当我们坦率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时,显示出对对方的尊重和信任。这种信任是友谊的基石,能够使关系更加稳固和持久。
坦诚交流还有助于个人成长和自我提升。在表达自己的想法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清晰地梳理自己的思绪,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同时,通过他人的反馈,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盲点并加以改进。
然而,坦诚交流并不意味着毫无保留地倾诉一切。有效的沟通需要技巧,包括适时、适度和适当方式的表达。这样,我们才能在避免冲突的同时,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综上所述,坦诚交流是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它能够消除误解,增强信任,促进个人成长。因此,在与人相处时,我们应该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以迎来真正的相遇。
范文参考:
坦诚相待,铸就和谐人际
坦诚交流,互鉴真我
3.【2024高考作文真题】使用地区:天津
在缤纷的世界中,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国家,都会面对别人对我们的定义。我们要认真对待“被定义”,明辨是非,去芜存真,为自己的提升助力;也要勇于通过“自定义”来塑造自我,彰显风华,用自己的方式前进。
以上材料能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你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审题立意分析:
本次高考作文题目围绕“被定义”与“自定义”的辩证关系展开,旨在引导考生深入思考个人、群体及国家在面对外界定义时应有的态度和行动。通过审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立意分析:
首先,题目强调了“被定义”的普遍性。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每个人、每个群体、每个国家都无法避免地被外界所定义。这些定义可能基于我们的行为、成就、身份等,它们构成了我们社会角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需要正视这些定义,从中找到自我认知的起点。
其次,题目提出了对“被定义”的审视态度。不是所有的定义都是客观公正的,有些定义可能带有偏见或误解。因此,我们需要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去芜存真,筛选出那些有助于我们提升的定义,同时摒弃那些消极、负面的定义。这种审视过程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自己,还能为我们的成长提供动力。
接着,题目强调了“自定义”的重要性。在认识到外界定义的局限性后,我们需要勇敢地通过“自定义”来塑造自我。这意味着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意愿、梦想和价值观,去定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方向。通过“自定义”,我们可以彰显自己的个性和风采,用自己的方式前进,实现自我价值。
最后,从立意上看,本次作文题目鼓励考生从个人、群体及国家的角度出发,结合自身体验和感悟,探讨如何正确处理“被定义”与“自定义”的关系。这既是一个关于自我认知的命题,也是一个关于如何塑造个人、群体及国家形象的命题。在写作过程中,考生可以选取具体的案例或情境进行论述,使文章更加生动、具体。
范文参考:
定义与自我:从被定义到自定义的蜕变
4.【2024高考作文真题(上海卷)】使用地区:上海市
题目:生活中,人们常用认可度判别事物,区分高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认可度”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分析:
本次上海卷的高考作文题目“生活中,人们常用认可度判别事物,区分高下”提出了一个关于社会评价与个人认知的深刻议题。题目要求考生对“认可度”这一概念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从而展现出个人的独到见解和思维深度。
首先,审题时要明确“认可度”的内涵和外延。认可度是社会对个体或事物的一种普遍评价和接受程度,它体现了社会价值观和文化导向。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根据认可度来判别事物的好坏、优劣,这种判别方式既反映了社会的共识,也体现了个体的选择。
其次,立意时要思考认可度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认可度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受到社会文化、个人经验、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思考哪些因素是关键性的,哪些因素是次要的,以及这些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思考认可度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在追求认可度的过程中保持自我和独立思考。
在构思文章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认可度的社会意义:认可度是社会对个体或事物价值的普遍认同,它体现了社会的共识和文化导向。通过探讨认可度的社会意义,可以揭示社会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
认可度的形成机制:认可度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分析认可度的形成机制,可以揭示其背后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因素。
认可度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认可度对个人和社会都有深远的影响。对个人而言,认可度可以带来荣誉和自信,但也可能导致盲目追求和迷失自我;对社会而言,认可度可以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但也可能导致社会偏见和歧视。
如何在追求认可度中保持自我和独立思考:在追求认可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自我和独立思考,不盲目跟风或迎合他人。通过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方法,可以引导读者在追求认可度的同时保持自我和独立思考。
综上所述,本次作文题目要求考生对“认可度”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通过分析认可度的社会意义、形成机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在追求认可度中保持自我和独立思考等方面,展现出个人的独到见解和思维深度。
范文参考:
认可度:社会的度量衡与
个人的导航仪
5.【2024高考作文真题(北京卷)】
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1)微信朋友圈有“点赞”功能。有人关注“点赞”数量,有人热衷于给人“点赞”……对“点赞”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说明你的观点和理由。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在我看来,微信朋友圈的“点赞”功能既有其积极意义,也存在潜在问题。一方面,点赞是对他人分享内容的认可和鼓励,有助于增进友谊和社交互动。另一方面,过度关注点赞数量可能导致虚荣心的滋生,甚至影响真实的自我表达。因此,我们应理性看待点赞,用它来传递正能量,而非成为虚荣心的奴隶。
(2)年级准备开展“走进名人故乡”主题研学活动,计划在目的地研学两天,现征询同学们对目的地的建议。你建议去哪里?请说说理由。要求:明确写出名人及其故乡,重点陈述理由,理由合理。
我建议我们年级的“走进名人故乡”主题研学活动目的地定为浙江绍兴,这里是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鲁迅的故乡。
选择绍兴作为研学目的地的理由如下:
首先,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巨擘,他的作品和思想对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走进鲁迅的故乡,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他的成长背景、创作环境以及思想形成过程,从而更全面地理解他的作品和思想。
其次,绍兴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在这里,我们可以参观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等历史文化遗迹,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最后,绍兴的自然风光也十分优美。我们可以游览东湖、鉴湖等自然景观,感受江南水乡的韵味。这样的研学活动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还能够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放松心情,陶冶情操。
综上所述,我建议将“走进名人故乡”主题研学活动的目的地定为浙江绍兴。
(3)请以“月的独白”为题目,用月亮的口吻,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我是那高悬夜空的明月,
静静洒下银白的温柔。
我见证了多少离合悲欢,
却只能默默无言,静静守望。
我在夜空中独自轮转,
穿越云层,历经风霜。
我的光芒虽不及太阳炽热,
却也能照亮夜的每一个角落。
我见证了无数情侣的誓言,
在我之下,他们手牵手,许下承诺。
我见证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那凝望我的目光,充满了渴望和期待。
我也看到了人们的喜怒哀乐,
在我的光芒下,他们或笑或哭。
我是他们心灵的寄托,
是他们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希望。
然而,我也有自己的寂寞,
在无尽的夜空中,我独自照耀。
但我并不孤单,
因为我有星星作伴,有夜风相随。
我是那高悬夜空的明月,
用我的温柔,照亮每一个夜晚。
我是月的独白,
诉说着夜的故事,温暖着你的心田。
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1)几千年来,古老的经典常读常新,杰出的思想常用常新,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亘古常新……很多事物,在时间的淬炼中,愈显活力和价值。
请以“历久弥新”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审题立意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作文题目“历久弥新”,这是一个蕴含深厚哲理和文化内涵的题目。题目中的“历久”指的是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沉淀,“弥新”则意味着在时间的流逝中,这些事物不仅没有失去原有的光彩,反而更加焕发出新的生机和价值。
接下来,我们进行审题分析。题目要求我们以“历久弥新”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去探讨这一话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历久弥新”的具体内涵,即哪些事物能够经过时间的考验而愈发显得珍贵和有价值。在这里,我们可以联想到古老的经典、杰出的思想、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等,它们都是经过时间的沉淀而愈发显得珍贵的代表。
接下来,我们需要分析这些事物为何能够“历久弥新”。这涉及到它们的内在价值和意义,以及它们对于个人、社会乃至人类文明的影响。例如,古老的经典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是因为它们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智慧,能够启迪人们的心智;杰出的思想之所以能够跨越时空的界限,是因为它们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深远的影响力,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之所以能够亘古常新,是因为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
在立意方面,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例如,我们可以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持对古老经典的热爱和传承;我们也可以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杰出思想对于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性;我们还可以从文化自信的角度,阐述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对于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民族自豪感的作用。无论选择哪个角度,都需要我们紧扣“历久弥新”这一核心话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论述。
最后,在撰写议论文时,我们需要注意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的要求。同时,语言要流畅、书写要清晰,以确保文章的质量和可读性。
范文参考:
历久弥新
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2)个人成长需要打开视野,人际交往需要打开心扉,科技创新需要打开思路……打开,发现新的自己;打开,带来新的气象。每一次“打开”,都有一段故事。
请以“打开”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审题立意分析:
本次作文题目“打开”是一个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的题目,它要求考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与“打开”相关的经历和感悟,并以记叙文的形式展现出来。首先,我们要明确“打开”这个词语的多重含义,它既可以指物理层面上的开启、打开某个物体或空间,也可以指心理层面上的敞开心扉、拓展视野、打破思维定式等。
在审题时,我们需要关注题目中的几个关键词:“个人成长”、“人际交往”、“科技创新”,以及“新的自己”和“新的气象”。这些关键词提示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思考“打开”的意义和价值。比如,个人成长需要打开视野,意味着我们应该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和认知范围,接受新的信息和观念,从而发现新的自己,实现自我成长和超越。人际交往需要打开心扉,则强调了真诚沟通和理解的重要性,只有打开心扉,才能建立真正的人际关系,实现心灵的交流和共鸣。科技创新需要打开思路,则提示我们在面对问题和挑战时,要敢于打破常规,创新思维方式,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在立意时,我们可以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选取一个与“打开”相关的故事,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和情节展开,展示“打开”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它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变化和影响。同时,我们还可以在文章中穿插一些个人的感悟和思考,表达自己对“打开”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它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保持语言流畅、书写清晰,同时注重内容的充实和合理性。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例、生动的场景和深刻的思考来丰富文章内容,使其更加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总之,本次作文题目“打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考空间和创作平台,我们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深入挖掘“打开”的丰富内涵和深刻意义,以展现自己的写作才华和思想深度。
范文参考:
打开
坚持思想铸魂、激发科学精神、彰显语文实践
——202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评析
2024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共命制全国甲卷、新课标I卷、新课标II卷3套高考语文试卷。试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推进高考内容改革,鼓励青少年立鸿鹄志,练真本事,坚定理想信念,夯实知识基础,提高思维品质,培养科学创新精神。
一、坚持铸魂育人的思想定力
2024年高考语文试题发挥以文育人的学科优势,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青少年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1.以党的创新理论培根固本
试题选取党的创新理论及对创新理论的深入阐释作为阅读材料,设问符合青年学生认知特征,层层推进,在考查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指导实践。
新课标I卷信息类文本阅读的材料一节选自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论持久战》所蕴含的战略思维、所昭示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跨越时空的意义与价值。选文部分文字扼要,层层深入,论辩犀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过《论持久战》,并以之为例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要善于进行战略思维,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第5题据此设题,要求学生谈谈《论持久战》对“看问题、想问题”的启示,要求学生理解并运用文本中体现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从全局、长远和大势着眼。
全国甲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材料节选自学术论文《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与新的海洋文明》。2019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命运共同体”是维护海上安全稳定、推进全球海洋治理的中国智慧和方案,具有从海洋层面构建合作共赢、和平安宁的命运共同体的重大现实意义。《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与新的海洋文明》一文从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目标、愿景和路径等方面展开论述。三道试题分别考查了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推论能力,引导学生了解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价值,真切体会中国智慧和大国担当。
2.以爱国主义精神育人润心
试题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选择体现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文本作为阅读材料,引导青少年增强爱国意识和爱国情感,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发展、把自己的前途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新课标II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材料节选自2023年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当代作家孙甘露的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小说以1933年党中央机关从上海到瑞金的战略大转移为背景,以“千里江山图”行动计划为线索,讲述了地下特别行动小组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完成任务的故事。节选部分呈现了隐蔽战线上共产党人陈千里、叶桃的鲜活形象。试题引导学生理解“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内涵,认同中国革命的思想基础和情感基础。陈千里、叶桃的“别离”是所选材料中的重要情节,背后的情感打动人心、富有张力。第8题据此设题,要求学生体会“别离”的深刻内涵,引导学生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将自己的小我融入人民的大我,为祖国奉献,为幸福生活奋斗。
新课标II卷信息类文本阅读的材料围绕“探月”主题展开。材料一摘编自科普绘图作品《登月》,介绍了人类首次登月的过程;材料二摘译自英国知名科普网站2015年9月22日的新闻通讯稿《中国计划在2020年前登上月球背面》,以纪实性语言传递了中国登上月球背面的计划、“玉兔一号”探测取得的全新成果以及中国积极推动国际合作等信息;材料三摘编自院士吴伟仁为《月背征途:中国探月国家队记录人类首次登陆月背全过程》一书所作的推荐序言,以平实而饱含深情的话语介绍了嫦娥四号在探月史上取得的里程碑式成就。三则材料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不仅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更体现出我国科技工作者在总书记号召下“努力在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有重要一席之地”的卓越实践成就。第5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分析“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在中国航天人身上是如何体现的,考查学生从不同材料中筛选信息并进行综合处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科技报国热情,鼓励他们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
3.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德修身
试题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育人资源,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积淀的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在广阔而深厚的历史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夯实文化自信。
新课标Ⅱ卷文言文阅读为组合文本,材料由三部分组成,分别选自《史记•魏世家》《史记•留侯世家》和《论衡•非韩》。材料一讲述魏文侯礼敬名士段干木的故事,材料二讲述汉太子与“商山四皓”的故事,材料三则是汉代思想家王充对上述两个历史故事的评述。第14题要求考生在充分理解材料三王充议论的基础上,归纳出材料一中“魏文式段干木之闾,却强秦之兵”与材料二中“太子敬厚四皓,以消高帝之议”两件事的相似之处。两件事情表面上无关,但在“力少则修德”上是相通的,试题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将崇德重礼、尊贤敬长转化为自觉行为。
新课标II卷古代诗歌阅读素材是宋代诗人叶梦得的《雨后为山亭独卧》,第16题要求考生结合全诗分析理解诗人的“白头心事”,考查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知识关联的能力,深化学生对古代诗歌常见抒情模式的认知,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以时不我待的热情去建功立业。
4.以平等对话呵护青少年成长
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和人格逐渐定型的时期,拥有活力、朝气、想象力和创造力,但阅历不广,心态容易波动,认识和理解世界时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能否处理好自己和自己、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不仅关系到一时的情绪,更关系到心理健康状态。试题主动走近青年、倾听青年,以“成为青年愿意讲真话、交真心、诉真情的知心朋友”的诚挚态度,关注他们成长中的困惑,鼓励他们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引导他们通过坦诚交流来处理矛盾、解决问题、达成共识,树立理性的成长观。
全国甲卷写作试题探讨的“相处”“交流”“相遇”是青少年成长中都要面对的问题。试题没有在审题上设置难度,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全国甲卷写作试题“真正的相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有时,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二、激发科学探究的创新活力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日益深入,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这对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提出更高要求。2024年高考语文试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讲话精神为指导,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蕴含的科学教育资源,考查学生的探究性、创新性思维品质,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和勇于创新、勇攀科技高峰的精神。
1.弘扬追逐梦想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试题针对青少年探索未知劲头足、接受新生事物快的特点,围绕我国古今科技成就选材和设题,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夯实知识基础,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
新课标Ⅱ卷的现代文阅读I材料展现了中国航天人“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鼓舞年轻人在科学追梦的道路上不断进取。新课标II卷的写作试题与上述材料关联。
全国新课标Ⅱ卷写作试题“抵达未知之境”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提到,长久以来,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随着“天问一号”飞离地球,航天人的目光又投向遥远的深空……
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试题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写作。例如,正是“未知”背后的“不确定性”,让探索变得迷人,也召唤着人类的好奇心。再如,抵达,意味着不能停留在空想层面,而要有探索的本领和实际行动。又如,抵达之境是上一次探索的终点,也是下一次探索的起点,“不断抵达未知之境”意味着探索永不停歇。阅读材料中蕴含的信息与“抵达未知之境”这一中心语共同形成开放多元的写作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积累进行个性化写作。
全国甲卷的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选自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周乾的专著《故宫建筑细探》,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古建筑领域科学实用的修缮加固方法——“偷梁换柱”。试题形式新颖,第5题不再是以往的选择题,而是真实的情境填空,以故宫太和殿的修缮工程实例为题面,要求学生在理解“偷梁换柱”全过程,尤其是原柱、“假柱”、新柱三者关系的基础上,补写空缺内容;第6题与第5题相关联,要求学生比较清代古籍中记载的另一种“偷梁换柱”的做法与第5题工程实例中做法的差异,并思考差异背后的原因。试题选材饶有趣味,设问基于建筑领域中的真实问题,能够很好激发学生通过阅读获得解决问题的新知识的动力和深入思考、寻根究底的兴趣。
2.考查思辨性和创新性的思维品质
试题针对青少年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观念新颖、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强的特点,增强启发性、探究性和开放性,加大对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考查力度,促使学生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提高思维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引用爱因斯坦的话来说明发现真正的问题的重要性:“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新课标I卷写作试题据此设题。
新课标I卷写作试题“答案与问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试题聚焦新科技快速发展和应用的背景下问题的多与少这一热门话题,引导学生由材料中的“问题”和“答案”出发,得出自己写作的中心论题。试题的开放性较强,可以就问题的“多与少”“浅与深”“得与失”“真与假”进行思考和写作。值得注意的是,试题并不是简单让学生作“是”与“否”的判断,而是希望他们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体验、对社会的观察,在认真思考后提炼出自己的观点。试题适合多种文体的写作。
新课标I卷文言文试题材料由两段文言文组合而成,材料一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中李陵请命抗击匈奴、战败后投降的一段;材料二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是王夫之针对《资治通鉴》所记载的李陵事迹而作的一段议论。两则材料,在内容上深度关联,所述史实清晰晓畅,所议事理简易明了,然而由于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对李陵之降便形成完全不同的判断。第14题即由此而设:王夫之强调李陵“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材料一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王夫之的观点?请简要概括。本题目标不在论定历史人物的功过,而在于引导考生要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明辨是非而不拘于一隅之见,对相关事件、人物要从不同角度进行多元评判,以此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与之类似的还有全国甲卷古诗文阅读题。本题所选吕本中的《次韵钱逊叔泛舟虹桥》的颔联“舟比蜉蝣千顷外,□同斥鷃一枝栖”中出现了一个缺字,第14题C项就此设计:斥鷃见于《庄子•逍遥游》,用来与鹏做对比,因此诗中缺字应是“鹏”。此选项兼顾审美感受与逻辑判断,立意不在让考生补写出那个缺字,而在于引导考生了解推断的依据,借以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提升思维品质,体现了一定的创新性。
3.鼓励综合的和开放的学习方式
今年试题的有两大显著特点。
一是阅读材料体现出跨学科的综合性,意在引导基础教学进一步打破学科壁垒,注重各类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培育学生跨学科的意识和视野。
全国甲卷的论述类文本阅读材料“海上命运共同体”属于国际关系学科,实用类“偷梁换柱”属于建筑学科,语言文字运用材料“天山全景图”属于人文地理学科;新课标I卷信息类文本阅读“论持久战”相关材料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语言文字运用材料“睡眠与健康”属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新课标Ⅱ卷信息类文本阅读材料“登月”素材兼具天体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多学科属性。试题还涉及建筑、人文地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多学科语料,意在引导基础教学进一步打破学科壁垒,培育学生跨学科的意识和视野。学生阅读和作答并不需要其他学科知识,这凸显了语文作为基础学科的特质,体现了语文学科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运用能力在获得新知识、掌握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中的重要性。
二是试题答案体现出多角度的开放性。多道试题给出了多种答题的可能,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表达自己的真实见解,将学习重心放在提高思维的严密性和表达的准确性上,而非对答题套路的机械记忆。
新课标I卷第9题要求学生分析作者是否做到了文中所说“不愿在回忆往事时为放牛‘赋予意义’”,新课标I卷第22题要求学生分析‘恢复疲劳’的说法是否符合逻辑。参考答案都给出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并特别说明,学生还可以有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得分。
这两个特点既是对往年命题思路的延续和发展,也是未来高考语文的发展趋势之一。
三、增强语文学科的实践动力
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高考语文考查学生在真实的学习生活情境中把握语言文字特点、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注重落实课程标准、衔接国家统编教材,引导一线教学注重语言实践活动,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使用好国家统编教材。
1.聚焦语言运用,回归语文学科本位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得以实现的基础。对这一学科素养,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中历来非常重视。高考试卷语言文字运用板块的试题设计注重情境和应用,语言文字运用的考查也渗透于阅读试题之中。
全国甲卷语言文字运用第21题,设置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患者—医生”的交际情境,考查特定语境下识别和提取必要信息并根据需求和对象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
21.下面的文字是一位老奶奶在医院看病时的自述,不够简明扼要,不利于和医生高效沟通。请对这段自述进行缩写。要求:保留必要信息,不超过80个字。(6分)
大夫好!今天看病的人太多了,我排了好长时间队才看上。我是你们医院的老病号了,这么多年我的高血压和糖尿病一直是在你们医院看的,好多年前有一次扭伤了脚踝,也是在你们这儿看好的,您可得给我好好看看。是这么回事儿。昨天晚上我老闺女来家里,我们一起吃的晚饭。吃过饭看着电视,我就开始头疼,先是头顶一圈疼,一跳一跳的,后来整个头都疼。我试了很多办法,一会儿躺着,一会儿坐着,大口喘气,戴上帽子捂着,都没有用。闺女要带我来医院,我说天太冷了,明天可能就好了,明天再说吧,然后就睡觉了。今天早上醒了还疼,头也不敢动,一晃就更疼了,就赶紧来医院了。
本题的答案是开放的,但要求学生作答时注意自述者的身份、交流的对象、交流的目的等。
新课标I卷信息类文本阅读第4题考查了设问和反问在文中的论证效果。设问句和反问句都是无疑而问,是为了达到特定的表达效果采取的修辞方式,是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重要部分。本题在信息类阅读中考查这两种修辞手法的论证效果,体现语言文字的基础性和应用性。全国甲卷古代诗歌阅读考查了学生对“炼字”所取得的艺术效果的赏析能力。用字精当以追求表现力的最大化,是历代文人在文学创作中极为重视的问题,诗歌中尤其如此。本题要求赏析“软”“低”二字的艺术效果,需要学生借助联想和想象品味语言,并把自己的体验和感受用文字表达出来。
2.强化教考衔接,促进教学提质增效
高考语文继续强化教考衔接,不仅在考查内容层面与课程标准、统编教材紧密衔接,更在能力、素养层面深度契合,引导高中一线提高课堂质量,减少机械刷题,注重夯实学生知识基础,提高学生能力素养。
新课标I卷现代文阅读I材料一摘自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中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多篇毛泽东同志的文章,如《纪念白求恩》《反对党八股》《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等。试题呼应教材,也很好地落实了课程标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中的相关要求。
新课标II卷第20题属于语言文字运用的考查,本题采取传统的修改语病题形式,考查了“列入”与“之一”的搭配,这涉及词语意义用法的精细辨析和词语的准确选择问题。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单元中讨论了“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单元“学习资源”中的材料如叶圣陶《认真学习语文》、朱德熙《词义》等也都强调了精确辨析词义,把握词语使用上的细微差别,从而在语言表达中准确选择适当词语的重要性。
新课标I卷现代文阅读II是一篇当代散文,其第8题为:“文章为何说‘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这句话是文中的关键语句。学生解答本题,需要调动既往语文学习中关于“理解关键语句”的相关经验,比如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我与地坛》一课布置的相关学习内容,从而把握这篇散文的神髓。第9题为:“文末画线的句子表明,作者不愿在回忆往事时为放牛‘赋予意义’。你认为本文是否做到了这一点?请简要说明。”这道题考查对回忆性散文的阅读理解、鉴赏评论能力。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过以鲁迅《朝花夕拾》为代表的大量回忆性散文,对于本题的考查点之一“‘写作的当下’与‘被回忆的过去’之间的交错转换”也有所了解。本题既紧密联系教材,又引导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是教学现代文时,注重形成明确的问题意识和目标导向,注意引导学生及时将积累的学习经验、阅读经验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2024年高考语文试题,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选才的使命目标,面对加强基础教育和拔尖创新人才选拔的新形势新任务,优选考核内容,优化呈现情境,以新气象新作为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大胆探索创新,勇于担当重任,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青春无悔的奋斗足迹!
转自中国教育报官方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