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家长课堂群里有一位初中生妈妈咨询:“对于地理生物等学科的学习,孩子说感觉上课都听懂了,课堂知识也基本掌握了,但是做题还是容易出错,这种情况是不是需要多做题来巩固?您有什么好的学习经验可以分享吗?”
我分享了一些自家经验,不少家长觉得受益。
这两天,我家大宝(初二)的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又取得了新的进步。也说明这些方法,在我家大宝这种类型的孩子身上,是有效的。
今天,我就把当时分享到群里的解答,整理成文章,分享给更多初中生家长朋友们,供大家选择性参考。
诸如史地生等学科,孩子上课时不觉得难,以为懂了,但是做题时又出错,存在两种可能:
第一种,孩子虽然“当时”懂了,也基本记住了,但记得并不牢固(“瞬时记忆”稍纵即逝,需要再花时间背诵才能转为“长时记忆”)。所以做题依旧出现错漏。
第二方面,孩子当时“懂”的比较浮浅,对知识体系理解的还不够透彻。而很多考题会做一些拓展和延伸,如果只懂一个表象,题目依然容易做错。
至于解决的方法,也分两方面。
第一,要加强记忆。像历史、生物、地理这些学科,很多知识点就是要花时间去背诵和记忆(参考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当然,如果感觉背得差不多了,也可以通过做题来检验记忆是否准确。
第二,要加深理解。有些概念貌似简单,但它内在的深层原理,以及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和相互关联,需要去深入透彻地了解。当然理解透彻之后,也更容易去记忆。
那么,家长该如何利用课外时间辅导孩子的学业呢?
很多家长会想到课外辅导班。对于初中孩子来说,课外辅导班主要是时间安排的问题。尤其是那种集中授课的“大班”,一节课好几个小时,孩子能否抽出这个时间,以及能否有效吸收,这都是家长要考虑的。
个人觉得,如果孩子课外时间充裕,同时也需要“系统性”地去强化或提升,可以考虑上课外班;如何孩子只需要“查缺补漏”,上集中式的课外班,性价比并不高。
我家大宝曾体验过一个课外班,1个半小时的授课,孩子说有40分钟的内容是他早就熟知的,还有20分钟的内容是超纲的或听不懂的,能真正契合孩子需求、起到“补漏”作用的,不到半小时。
而孩子的时间又是如此宝贵。
所以,我家大宝在体验一两次之后,就果断放弃了。
另外还一种方式,就是聘请一对一的辅导老师或家教。这更有助于针对孩子的弱项,进行针对性性的辅导。
不过现在要找到靠谱的一对一老师不容易,费用也非常高。
建议不同的家庭,结合自己的经济情况,孩子的时间安排,去选择一种适合的课后辅导方式。
至于我家的“课后辅导”方式,可能有些非主流。
我们没报任何课外辅导班,也没请家教。因为我是自由职业,稍微有一些时间,所以我们是在家自行辅导。
但我自身能力也有限,面对孩子各个学科的诸多弱项和疑问,我没法都给他一个圆满的解答。
所以,更多的是借助于网络。
现在的网络学习资源非常丰富,而且很多都是免费的。
比如,孩子一开始搞不清楚“地球板块漂移”这个知识点,上百度一搜,各种视频、动画都出来了。我找到了一个模拟板块漂移的3D动画,时长只有3分钟,孩子看完秒懂。
再比如,生物里有个“花朵结构”知识点,孩子对着教材上的示意图背来背去也记不住。我在网上搜到一个视频:一位老师拿着一大朵百合花,非常生动详细地介绍各个组成部分,孩子看完也就理解更深了。
再比如,初二物理实验题,诸如小推车推来推去怎么受力,孩子一开始也糊涂,后来也通过网上的视频动画解决了。
最开始,主要是由我来上网查询,在查到有用的素材后,我会把相关把链接存到一个word文档,等孩子放学回来,直接点击链接播放给他看。
再到后来,我就干脆让孩子自己上网查了。
当然,我会教孩子怎样设置搜索关键词,怎样从网上搜到的一堆素材里选择最靠谱的资料。
所以,我家初中生的课后辅导方式,经历了:
“家长辅导—家长借助网络辅导——孩子自己借助网络自我辅导”这三个步骤。
如今,我家大宝绝大多数的学习疑难就靠自己上网解决,可谓省时、省钱又省力。
但是,这种方式对于缺乏自控力,并且有网络上瘾、游戏沉溺倾向的孩子来说,完全不适用!
建议一般家庭不要轻易尝试。
如果您家孩子正面临电子设备上瘾等相关问题,可以参考一下这本电子书:《电子设备管理&游戏上瘾预防策略》
还有很多家长咨询要不要额外“刷题”,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理解的:
孩子适当做题,可以检验孩子的知识掌握情况,但重要的不是刷多少题,而是题目做完之后,如何解决掉那些“错题”,也就是如何帮孩子堵住知识的漏洞。
我们可以把“做题”当成体检,检查出问题以后,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才是关键。
而不要为了体检而体检,为了刷题而刷题。
特别强调一点:孩子的错题整理和知识修补尤为重要。
孩子知道了正确答案,并不等于真正纠正了错题。
很多情况下,孩子错一道题,意味着某一大块知识体系存在疏漏,需要几倍的时间去强化巩固。
究竟是否需要在家额外多做一些题呢?
看孩子的时间。
依据个人经验,孩子用在“做题”,和做完题之后的“善后工作”方面的时间占比,接近1:1.
打给比方,孩子周末有2小时空余时间,可以花1小时做题,15分钟判对错,如果发现三五道错题,可能要花30~40分钟去帮孩子理解相关知识,填补知识漏洞。
如果让孩子把俩小时时间全部用来做题,做完简单对一下答案,然后又继续刷题,刷的头昏脑涨,也没什么实际意义。
如果孩子在学校里已经做了大量的题,在家只有少量富余时间,就不如用来巩固已经出现过的错题。
我也通过试验发现:孩子错过一次的题,如果当时没让孩子理解透,过段时间再让孩子重做,大概率还会再错。
总而言之,对于时间非常紧迫的中学生,如果没时间上辅导班,没时间刷题,家长就帮孩子把学校作业的错题搜集整理好,帮孩子巩固夯实一下错题,对孩子的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
方法介绍了这么多,但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孩子”——这个学习当事人本身的能力、意愿和态度。
说到这里,我想起我家大宝有个好朋友。这孩子父母工作都忙,完全没时间管孩子的学业。孩子就自行选择课外辅导班,自己骑自行车去上课,然后自己完成作业。作业不懂的地方,就自己上网查或问同学。目前这个孩子的学习成绩也相当不错。
所以,比具体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自控力、责任心、目标感、自驱力,以及身心健康等基础素质,而这些基础素质的培养,最好在小学阶段就完成。
我在进行心理咨询辅导的过程中,接触到很多家庭,在孩子小学阶段的教育重点就放在刷题、考证和灌知识上,忽视了很多基础素质的培养。
等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长就感觉特别头疼。
为此,我也写过另外一篇文章专门论述这个问题,有需求的家长可以点击阅读:青春期“避雷”3要素:关系、责任、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