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礼仪的内涵

时间:2022-07-15 05:10:48 作者:天下 字数:7665字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是我们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中华传统文化礼仪的内涵,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中华传统文化礼仪的内涵

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

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

生活类礼仪的起源,按荀子的说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

说到礼仪,就要提起中国古代的三礼。“三礼”(《仪礼》、《礼记》、《周礼》)的出现标志着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宋代时,礼仪与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相融合,即礼仪与礼教相杂,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工具之一。行礼为劝德服务,繁文缛节极尽其能。直到现代,礼仪才得到真正的改革,无论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礼仪还是人民生活礼仪都改变成无鬼神论的新内容,从而成为文明。

从 “跪拜礼” 到“揖让礼”的演变就反映了这一过程。“跪拜礼”早在原始社会就已产生,但那时人们仅仅是以跪拜的形式表示友好和敬意,并无尊卑关系。进入阶级社会后,情况就不同了,特别是在封建社会里,“跪拜”是一种臣服的表示,“拜,服也;稽首,服之甚也。”

辛亥革命成功建立民国后废除原来的跪拜礼,人们见面后只需打拱作揖表示礼貌即可。

“揖让礼”。“揖”是作揖,双手抱拳打拱,身体向前微倾;“让”表示谦让。揖让礼已经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了,从西周起就开始在同辈人见面、交往时采用了。《论语》中有“子路拱而立”的记载。后来拱手逐渐成了相见的礼节。很多礼学专家都认为,拱手礼不仅是最体现中国人文精神的见面礼节,而且也是最恰当的一种交往礼仪。

我们作为当代中学生,身为国家未来的主人,学习礼仪知识,运用礼仪规范,对提高我们自身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实现意义。

在社交场合中,如何运用社交礼仪,怎样才能发挥礼仪应有的效应,怎样创造最佳人际关系状态,这同遵守礼仪原则密切相关。在与人交往时,真诚尊重是礼仪的首要原则,只有真诚待人才是尊重他人,只有真诚尊重,方能创造和谐愉快的人际关系,真诚和尊重是相辅相成的。真诚是对人对事的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待人真心实意的友善表现,真诚和尊重首先表现为对人不说谎、不虚伪、不骗人、不侮辱人,所谓“骗人一次,终身无友”;其次表现为对于他人的正确认识,相信他人、尊重他人,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真诚的奉献,才有丰硕的收获,只有真诚尊重方能使双方心心相印,友谊地久天长。

当我们进行人际交往时,一定要牢记记三点:给他人充分表现的机会,对他人表现出你最大的热情,给对方永远留有余地。这样才能让他人感受到你的真诚和尊重。

总之,礼节这件事,在生活中是决不能少的。人与人交流感情,事与事维持秩序,国与国保持常态,皆是礼节从中周旋的力量。有无礼节是人与兽的差别所在,也是人类社会祥和的基础。综观今日,讲礼、识礼者少,故社会秩序乱象常见。各种摩擦、冲突频繁发生,人们相处不仅缺少安全感,甚至有举目皆敌的危机感。礼节是不妨碍他人的美德,是恭敬人的善行,也是自己行万事的通行证,是一个人一生要通达践履的。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礼”既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在《论语》中,孔子反复强调“礼”对于一个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重要性。《论语·季氏》篇记载孔子曾教育其儿子孔鲤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尧曰》篇还记载,孔子谆谆告诫弟子们:“不知礼,无以立也。”在孔子看来,“礼”是人生在世的根本,不学礼、不知礼,就难以在世上安身立命。由此可见“礼”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礼”既是一种社会政治理想,也是一系列伦理道德的原则与规范。从孔子所传授的儒家六经来看,无不渗透着浓重的“礼”学内容。正如清代著名经学家皮锡瑞在《经学通论·三礼通论》中所说:“六经之文,皆有礼在其中。六经之义,亦以礼为尤重。”需要注意的是,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与“礼”均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从孔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所撰作的《礼记》看来,二者的地位并不一致。一方面,“礼”似乎是高于“仁”的,如《礼记·曲礼》云:“道德仁义,非礼不成。”由此可见,“礼”不仅是调整一切社会关系的根本准则,而且连“仁”也是以“礼”为依据的。另一方面,在先秦儒家看来,“礼”是天地间一切事物关系和秩序的规范和准则。如《礼记·乐记》说:“礼者,天地之序也。”这就从形而上的高度论证了“礼”至高无上的地位。也就是说,“礼”在儒家学说中,与天道一样,具有形而上的本体地位。

宋代的程朱理学以“理”释“礼”,甚至把“礼”抬举到与“天理”等同的重要地位。在二程(程颢与程颐)的理学体系中,“理”是最高本体,“礼”则是与“理”相通的。程颢曰:“礼者,理也,文也。理者,实也,本也。文者,华也,末也。”(《河南二程遗书》卷十一)在程颢看来,“礼”的根本就是“理”,同时“礼”也是理之文,也就是天理的体现。朱熹继承并发展了二程的理学思想,以理为统摄世间万物的最高哲学范畴,并建构起庞大的哲学体系。他认为,人世间的道德伦常和礼、乐、政、刑都是天理。他说:“礼是那天地自然之理。理会得时,繁文末节皆在其中。”(《朱子语类》卷四十一)在朱熹的理学体系中,礼本于理,礼就是理。这样,朱熹之“礼”顺理成章地上升到宇宙本体的高度并理学化,从而将以“礼”为代表的儒家道德价值体系抽象为天理之应然,从而抬举并强化了“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统摄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之礼仪

1.用膳礼仪

尊老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其中很明显的体现在用餐礼仪上。开始用餐时一定是长辈先动碗筷。而且吃饭时,要求要端起碗,大拇指扣住碗口。咀嚼饭菜要闭嘴咀嚼,细嚼慢咽,并且尽量做到食不言。

2. 行走之礼

古人常行“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行走礼仪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这样既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又可避让行人。

3. 见面之礼

古人对见面时所行的礼仪也很重视,有拱手礼,作揖礼,跪拜礼。拱手礼为最普通的见面礼仪,双手合抱,置于胸前,立而不俯。 作揖也是双手抱拳,拱起按下低头,上身略向前屈。跪拜礼为古代下级向上级,平民向官吏所行之礼,较为常见。现今也只在偏远乡村拜年活动能够见到。

4. 入坐之礼

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东席上作陪。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辈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