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7本教材:《走读欧洲》《领队考试6000题题库》《领队英语中英文对照课本》《游轮领队培训课本》《南京导游词中英文对照课本》《旅游呼叫中心培训课本》《英国领队培训课本》。
1、赏梅之旅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贵宾,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旅游公司对大家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张爱玲说:相逢,不是太早,就是太晚.而我们今天在这个美好的季节,美好的城市,美好的时刻,幸运的我们,恰好相逢,不早也不晚。真是“有缘千里来相逢”!你们说对吗?
我是**旅游公司的导游***,开车的是王师傅。在今后的旅程中,我们俩将尽心尽力为大家做好服务工作,也期待大家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积极的配合。预祝大家今天的旅程顺利快乐。
下面我们就开始今天的赏梅之旅。
“春为一岁首,梅占百花魁”,梅花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从古至今都深受人们的喜爱。踏青赏梅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在我国诸多的赏梅胜地中,如上海的淀山、广州罗岗、杭州的灵山、南京的梅花山,苏州的邓尉山,无锡的梅园,无论是植梅的历史、规模、数量、品种,还是其丰富的自然与文化积淀,都是世界一流的。
中国是梅花的故乡,梅花原是野生植物,在西汉时开始被人工栽培。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梅花装点园林成为时尚,从此赏梅的风俗历代相沿。梅花属蔷薇科,分为十一个品种群,如著名的江梅、宫粉、绿萼、朱砂等。梅花花瓣为五瓣,正好寓意:幸运,快乐,顺利,长寿,和平。因此梅花又称“五福花”。所以今天大家来赏梅,吉祥的梅花一定会给大家带来好运的。下面就让我们抓紧时间,赶快去欣赏这些,高洁、秀雅、凌霜傲雪的梅花吧。
各位游客,我们从这里俯瞰梅花,远山如黛,花海如潮,云蒸霞蔚,微风拂面,暗香浮动,真是让人神清气爽。可以说是梅花的海洋、梅花的世界,让人如入仙境。请让我们走近梅花近距离欣赏吧。
看,我们眼前是早白梅,它是山上开花最早的梅花。我们把它称为“消息树’,梅花的花情预报员。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对梅花的开花时间如此关注呢?古人认为探梅赏梅须及时。过早,含苞未放;迟了则落英缤纷。一般古人讲究“花是将开未开好”,即以梅花含苞欲放之时为佳,故名“探梅”。所以就让我们大家今天做一回梅花的探班吧。
梅花以花香著称,宋代王安石的《梅花》诗中就有赞美:“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让人如临其境,如沐芬芳。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株黄香梅,就是梅花中最香的品种。黄香梅的特点是花瓣微黄色,香味幽远清雅。在宋代《梅谱》和明代《群芳谱》里都有过记载。目前此品种非常稀有,全国仅此处有“黄香梅”。 请大家深深地吸一口气,来感受一下梅花的芬芳吧。奇怪,大家为何没有闻到花香呢?
因为梅花香味,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称之为暗香。“着意寻香不肯香,香在无寻处”,形容的就是这种让人难以捕捉,却又时常沁人肺腑、催人欲醉的梅香。此时此刻,我们徜徉在花丛之中,等微风阵阵略过,就能闻到别具神韵、清逸幽雅的梅花香味了,那时你会犹如浸身香海,通体蕴香。
看到梅,我就联想到北宋诗人林和靖的典故,他隐居杭州孤山,一生不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他的诗《山园小梅》中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就是对梅花最传神的写照,被推为咏梅诗中的千古绝唱。
我们继续向前参观,大家请看这株梅花很特别,与众不同,她是杏梅中的杨贵妃,自古赏梅多赏梅之“斜、疏、瘦”。清代.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中写道:“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人们观赏梅韵的标准,以贵稀不贵密,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谓之“梅韵四贵”。而‘杨贵妃’枝干粗壮直伸;花朵肥硕;花瓣妩媚妖娆。整个颠覆了以往我们的赏梅的标准,展示了梅花华贵、阳刚、向上的健康美。
梅花还被我国古代文人称之为“岁寒三友”。现在我们眼前就是园林专家用写意手法,在此打造的“岁寒三友”景观。
“岁寒三友”,指松、竹、梅三种植物。长青的松树、挺拔的翠竹和凌霜傲雪的冬梅,它们都有着不畏严寒的高洁风格,历来被中国古今文人所敬慕。据说“岁寒三友”的由来是这样的:北宋时期苏轼遭迫害,被贬到湖北黄州,一年冬天,黄州知州看望他,问他是否寂寞?苏轼手指窗外大笑:“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意思是:风声和泉声就是两部乐章,松柏、竹子和梅花,就是可伴寒冬的三位益友。“岁寒三友”从此相传。
尊敬的贵宾们,今天我们的梅花之旅既是一种对自然美的享受,也是在对中华梅文化的体验,梅花凌霜傲雪的品格和她美丽的芬芳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时光总是很快,我的讲解就要结束了,借用诗人席慕蓉的一句诗来表达我此刻的惜别之情:“长长的一生里,为什么?欢乐总是乍现就凋落?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时光”。是的,我们相处虽然短暂,但共同沐浴在梅花的世界里,却充满了欢乐和美好,但愿我今天的讲解能给大家留下永久的美好回忆。
也希望大家对我工作中的不足,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不断改进。最后谢谢大家对我工作的配合,同时我期待着大家再次光临,再见。
2、古琴导游词
杭州南山路勾山里一条小弄堂的尽头,就是当代的古琴大师,浙派古琴掌门人:徐匡华的家。不幸的是几个月前徐匡华老人无疾而终,离开了人世。大师在世九十载,弹了八十六年的琴,像这样的古琴大师如今已不足百位。人去琴未了,看着这把伴随徐匡华一生的古琴,人们仿佛又听到了“中正恬和,气韵清婉”的天籁之音。
中国古琴也叫七弦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距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出土于湖北曾侯乙墓的古琴,来自两千四百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是中国目前存世最早的古琴实物。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散文集,其中就记载了上古时期著名的君主舜弹奏古琴的故事。“舜弹五弦之琴,歌南国之诗,而天下之”。把弹琴同治理国家联系在一起,可见古琴的地位之高。事实也是如此,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琴棋书画四艺,琴排名第一。
烟雨中的杭州,凭窗远眺,远处的风景朦胧而有诗意,这就是所谓的隔纱观景。六十多年来有古琴新浙派代表人物徐元白创立西湖琴社,就坐落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如今徐元白的孙子,也就是徐匡华的儿子,徐君跃担任了西湖琴社的社长。徐君跃时常会拿出这些祖传的古琴,抚上一曲,寄托着对先人的思念。
最早的古琴是依照凤凰的身形凿制而成,以求吉祥安泰。古琴最有特色的是它的音箱,不用木板连接,由整块木头挖空而成,由于音箱壁较厚,而且打磨粗糙,所以音韵浑厚悠远。从外型上看音箱上圆下平,正是应和了传统的中国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古琴琴面上有13个琴徽,代表一年12个月,和1个闰月。此外琴面上还镶有用以架设琴弦的硬木,叫岳山。琴底掏有两个音槽,大的叫龙池,小的叫凤爪。这叫有山有水,有龙有风。象征天地万物。于是古琴成为有生命的有灵气的乐器。
古琴高雅的身份,使得他在先秦时期成为士大夫的专利。除了偶尔出现在的祭祀等重大场合,主要在文人雅士中流行。自娱自乐修身养性,一般不在大庭广众之中演奏。被后人称为万众师表的孔圣人,也是一位古琴的发烧友。孔子学琴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他认为学琴学曲学术,远远不够的,还要学艺学人学类。也就是说学琴不光是学几首曲目,学会弹奏的技法,还必须深刻领会琴曲的含义。并通过琴曲与他人沟通,有一天孔子听老师演奏一支古曲,听着听着他突然从席上退下。跪在老师面前虔诚地说道:学生似乎看见文王在弹琴呢。原来在琴乐声中孔子仿佛见到上古时代的圣贤君主周文王。老师非常惊奇,他告诉孔子,这首古曲就是周文王谱写的。曲名就叫文王操。“曲中会文王”,为古琴史留下一段传奇。从此人琴合一,人琴相通,成为后来历代古琴演奏者孜孜以求的一种境界。
孔子是在古琴中与古人相见,和他几乎是同时代的伯牙,则是通过弹琴寻觅到难得的知音。伯牙是当时知名的琴师,常为别人听不懂自己的琴乐而苦恼,有一天有一位上山砍材的樵夫,却从他的琴乐中听到了高耸入云的泰山,和宽广浩瀚的大海。从此伯牙和这位叫做子期的樵夫成了莫逆之交,后来子期不幸早逝,伯牙为失去知音而伤心不已,他最后演奏一遍高山流水,然后将琴摔碎,从此不再弹琴。伯牙早已化为尘土,但他弹奏过的《高山》《流水》这两首古琴曲,却口传心授代代相传。
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后,古琴渐渐走出宫廷和士大夫的圈子,进入了普通老百姓生活,此后的七八百年间,古琴艺术在演奏形式上,有了重大的发展,他开始作为一种独奏乐器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这个期间琴师们陆续创作并演奏了广陵散、大胡笳鸣、小胡笳鸣等著名曲目。不过古琴在文人的圈子里还是十分流行,其实文人雅士操琴更多的还是把它作为修身养性的工具。这是由古琴的音色特点所决定的,古琴形制小巧,音量不大,传播的范围有限,因此弹奏古琴就好像人与人之间的促膝谈心,需要选择一处比较雅致和安静的环境。古人演奏古琴多在深山中,溪流边,或者竹林里,要不然就像徐君跃一样把自家的小院作为弹奏的舞台。久而久之琴成了人倾吐的对象,弹琴成了人与琴之间的喃喃细语,人在与琴交流中,获得了沟通的快感和满足。
散音、按音,泛音,是古琴比较常见的三种音,在弹奏出的余音上,通过左手的滑动,尾音会发声音高的变化,这是古琴特有的弹奏技巧。叫做走手音。这样一种袅袅的余韵,越来越弱,直到随风飘散,人的思维随着若有似无的琴音,游走起伏蜿蜒,聆听者并获得乐音之外更加广阔的联想,音兴意犹未尽,这就是古琴特有而微妙的弦外之音。在中国特有的传统审美观中,文人们所追求的就是这样一种精神感受。一唱三叹。一波三折。使得情感表达在音乐之外,有了充分的展开。唤起了更多更深的意蕴和共鸣。有弹琴的就有听琴的,有伯牙就会有子期,如果说弹琴是人与琴的交流,那么听琴就是人与人的沟通。琴声除了传达痛苦和喜悦,悲伤和愤怒,忧愁和孤独等情感体验外,还曾经扮演过月下老人的角色。为传递爱情牵线搭桥。
西汉大文学家司马相如以琴传情,追求才貌双全的富家女卓文君,琴声袅袅,爱意浓浓,聪明的卓文君,听懂了琴声中所表达的绵绵情意,她被司马相如大胆热烈的爱情表白所感动,终于冲破了重重阻力,嫁给了自己的心上人。成就一段流传后世的,千古佳话。其实早在中国最早的诗集诗经中就有这样的描写“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琴瑟都是中国传统的乐器。用琴瑟和谐演奏,比喻青年男女间美好的爱情。后人根据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谱写了古琴曲《凤求凰》。
隋唐以前,古琴曲的教授与传播,都是老师采取口传心授的办法,教给自己的学生。一旦离开具体琴人流派的口传,就将变为天书。出现传曲的变形或遗失。公元九至十世纪,产生了古琴谱,使中国古代音乐历史进入了一个有音响可寻的时期,对古琴音乐的传播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可是因为古琴谱采用文字记谱,方法繁琐,不易推广。
唐朝后期一个叫曹柔的人,在文字谱的基础上,通过采取减少汉字笔画的方法,创造了一种新的演奏符号,成为古琴简字谱的早期形式,如今琴师演奏,大都用的是五线谱,除了个别修养深厚的大师,能识简字谱的人袅袅无几。现在存世的古代琴谱大都是明清时期刊印流传下来的。那个时候受西方文明的影响,印刷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普及,这就为刻印琴谱提供了物质条件。目前,仅见于记载的琴谱就有140多种,共3千多首曲目。其中像高山流水,渔樵问答,梅花三弄等,早已成了传世经典。是古代文人雅士对于自然人生最直接最畅快的咏叹。琴谱的出版发行,直接推动了古琴曲目的交流和普及。
明末清初,古琴迎来了历史上的一个发展繁荣期,其标志就是百花齐放,流派蜂起,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师承和传谱条件的不同,首先出现了以江苏常熟为主的虞山派,和以江苏扬州为代表的广陵派,紧接着浙派、闽派、川派,吴派,岭南派,中州派,九嶷派,中丞派等古琴流派,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浙派、松江派、金陵派、吴派、广陵派、虞山派、绍兴派、梅庵派等。)
其中浙派的开山祖师就是徐君跃的爷爷徐元白。20世纪30年代的一天,徐元白登上了西岳华山,他看到眼前松涛迎风,奇石耸立,于是拿出古琴畅快淋漓地弹奏一曲高山流水。一曲终了,意犹未尽,他又在石头上刻下了:浙东徐元白抚琴于此九个大字。
浙派的曲风,讲究微、妙、圆、通,表现出一种古朴典雅,抑扬顿挫的独特风格,高山流水就是徐元白精于演奏的曲目之一。
作为徐元白的传人,徐君跃和西湖琴社的琴友们,会定期聚集在一起,切磋琴艺,交流弹琴的心得。当人们为大师们精湛的琴技所倾倒,所陶醉,谁会想到弹拨之间,沧海桑田,大师们指缝里汩汩弹出的琴乐,已经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流淌了几千年。
3、河南殷商导游词
大约在公元前1300年,当希腊人用木马计攻下特洛伊城的时候,在东方的大地上,黄河中游的洹水之边,迎来了一群浩浩荡荡,大规模的迁徙队伍。他们从都城偃,进过长途跋涉,来到了一个称之为北盟的地方。此时,正是商王朝第二十任国王,盘庚的统治时期,为了扭转自商王中丁以来,连续九世的混乱政治局面,摆脱前任商王党羽牵制和影响,为了使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繁荣富强,盘庚依然决定迁都。把都城从位于今天山东曲阜一带,迁到了河南北部的安阳。
这里西依太行山,东接平原,黄河自西南向东北流去。南跨淇水,北临漳河,洹河从中部穿过。3300年前的这里土壤松软肥沃,气候更加温暖湿润。很快一座繁荣的都城就在这里出现,据记载北盟又称之为殷。所以盘庚迁都以后的商朝,又称作殷商。
两百多年以后,这座曾经繁华的都城变成了废墟。埋藏在尘土之下,经过三千多年的岁月洗礼,殷商逐渐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了。有关于商文明的记载,也几乎都成为了神话和传说。
十九世纪初西方学者断言,中国文明只能上溯到公元前841年。由于没有明确的纪年,中国在公元前9世纪以前的历史,就变得模糊不清,真伪难辨,更得不到西方学者的承认。曾经辉煌的文明,变成了天方夜谭。沦为废墟的商代都城,再也没有繁华过。
由于北盟这一带地势略高,因此战国以来,特别是隋唐时期,这里成为埋葬死人的乱坟岗。从宋朝开始这里才逐渐有人移居。后来慢慢形成了村落,叫做小屯。清朝末年,小屯的居民们常常在耕作时,从地下挖到一些碎骨片,这些骨片逐渐成为了中药铺中珍贵的药材。称之为龙骨。于是人们将这些碎骨片收集起来,卖给城里的中药铺。1899年北京国子监祭酒王懿荣患疟疾,差人到北京城里的达仁堂药铺店购药。其中有一位中药,即叫龙骨。王懿荣是个极其细心的人,每一次买回来的中药,他都要亲自查看。而这一次他竟然有了新的发现。龙骨其实就是龟甲和兽骨的碎片,而在这些碎片上他却发现了一些奇怪的图案。更让他震惊的是这些图案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为刻画上去的一些符号,王懿荣是著名的金石学家,他的古文字知识,使他很快意识到,这些符号的重要性,他一面差人前往药店购回更多的龙骨,一面继续研究,最后他终于认定,这些符号正是最古老中国文字。它们来自于三千多年前的殷商。从此王懿荣倾尽所有,成为了现代第一位甲骨收藏家。
甲骨文发现初期,虽然人们初步判断其为商王朝文字,但却无法辨认。王国维是近代著名学者。他在文学哲学美学历史学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1917年王国维通过对甲骨卜辞的研究,成功识读了商王朝历代商王,及其献公的庙号,他将这些庙号按称谓的先后排列起来,从而得到一份商王世系表,令人称奇的是这份世系表与史记殷本纪中,有关商王朝历代商王及其献公的记载,惊人相似。王国维的这一发现充分证明,史记中有关商王朝的记载,绝不是凭空杜撰的。商王朝的确在中国历史上存在过,而且安阳殷墟,正是商王朝晚期的都城。中国传说中的商终于有了姓氏。甲骨文的发现使中国的文字史,又向前提早了五百多年。殷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发现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
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西北郊区,面积约36平方公里,其布局以小屯宫殿宗庙区域为中心,分布在洹河南北两岸,是一座开放性质的古代都城。
1936年考古队在殷虚宗庙区内发现一个巨大的甲骨窖穴,这是殷墟历年考古工作中出土最多一次。这个窖穴就是著名的H127甲骨堆积坑,在不足半立方米得土中,出土的龟甲总数为17096块,其中整版的龟甲就有三百块之多,如今我们看到的是H127出土的甲骨堆积层的复制模型,在这些甲骨上面还有一副蜷曲的人骨架,专家们根据这副人骨的姿势推测,死者可能是自愿跳入坑中殉葬的。
殷商时期,甲骨使用之后,大都有意识地储藏起来,这里正是商人储藏甲骨的大型窖穴。而这名殉葬者,很可能就是掌管这个甲骨窖穴的管理员。
这些甲骨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的政治、军事,农业、天象、立法、生育、疾病、田猎、贡纳和祭祀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信息成为我们触摸那个远古时代的宝贵线索。
盘庚的侄子五丁是商朝的第23任国王。也是商王朝最有作为的君主之一。H127号甲骨坑出土的1万多块甲骨,全部出土于五丁的时代。五丁继位后他勤于政事,任用奴隶和工匠出生斧钺、干盘等贤能之人辅政。励精图治,使商朝政治经济军事都得到空前发展。五丁曾用了长达三年时间,对周边方国、部族进行了战争,他拓展了商朝的版图和势力范围,促进了中原地区与周边部族的兼并及文化交流,使商朝成为西起甘肃,东至海边,北及大漠,南与江汉流域,包含众多部族的泱泱大国。
商王朝自商汤王开国,至殷肘灭亡,共传17世,31王,前后经历了369年,帝位传承制度,前期以兄死弟及为主,后期以父死子继为主,国都屡次迁徙。直至盘庚把国都定在殷之后才开始稳定下来。史书中关于这个远古王朝的记载,十分有限,商朝的文字通常是可在龟甲或者是牛肩胛骨上,这些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我们称之为甲骨文。
而这些甲骨文并不是当时的典籍,而是商人用来占卜的卜辞。卜辞是负责占卜的真人,灼烧龟甲骨,占卜之后,在甲骨上记下的,有关卜问的内容。一条完整的卜辞,它包括叙辞、命辞、占辞、验辞四个部分。
有一块卜辞这样记载:妇好供人于庞。它的含义是:在战争前,妇好先在一个叫庞的地方征兵,征,登妇好三千,登吕婉,赴伐。这条卜辞说:妇好领了三千兵马,加入了国王万人的军队,一起去征伐远方的国家。这是甲骨文记载的最大的一次战争。这样的兵力与现在战争动则几十万的大军相比,也许算不了什么,如果按照当时人口的比例计算,一万三千人相当于抽走了王都十分之一的人口。那么这场战争的规模就显而易见了。而这一次的将军统帅妇好,也必定是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卜辞中记载的大都是与国王相关的事情,这样推测妇好这位将军,也应该是王室的一名成员。然而我们从其他卜辞中得到更加令人震惊的信息,妇好将军竟然是一位女性。并且她还怀上了国王的孩子。国王五丁对未来出生的孩子非常关心,他急切的想知道这个孩子是男是女?这一切都说明将军妇好的确是一位王后,三千多年前的殷商,依然是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一位尊贵的王后同时又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女将军。这难道真的是事实吗?这个古老而神秘的王朝留下了无数神秘的未知之谜。
1976年考古队意外发现了妇好的墓葬,其墓室南北长6.6米,东西宽4米,深7.5米,整个墓葬保存完好。由于其墓室底部被水淹没,所以妇好的棺椁已经完全腐烂了。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盗墓者才没有发现这个墓葬。出土的随葬品让人们第一次领略到商朝王室的奢华:青铜器、玉器、骨器、石器等共计1928件,这些器物做工精美,雕刻精细,堪称商代的精品。墓葬中还有6800枚南海贝壳。这些海贝就是商代的货币。他们是财富的象征。钺是商代的一种兵器,更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和军事指挥的标志。在这一件重达八公斤的青铜钺上,清晰地注有妇好两个字。这充分证实了史书和甲骨文的记载,王后妇好的确是一位将军。妇好墓是目前唯一能与甲骨文联系,并断定其年代的和墓主人身份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征,妇好有取吗?这卜辞反复出现,意思是问:妇好嫁了嘛?卜辞的结论是:妇好再嫁了。而且嫁给了三位不同的国外。商人认为:人死以后进入阴间,那里的生活和阳界的世界是一样的。所以五丁希望在阴间的妇好还是会嫁给去世的商王。哪些大量的随葬品,也正是希望妇好在阴间,也应该得到她原本应该得到的一切。
1939年在王陵区内武官村村民,挖出了一个巨大的青铜方鼎,这就是迄今为止出土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它重达832公斤,高133厘米,事实充分说明了在3300多年前,商人已经拥有了精湛的冶炼和铸造技术,社会生产力已经相当发达。在殷墟的考古挖掘中,除了大量的文化遗迹外,遗存更多的是遗骨,无论是在区还是在王陵区,出土的大量人骨残骸,让人触目惊心,据甲骨文记载商人祭祀祖先时,屠杀奴隶做贡品,最多时竟达到2600多个。这些殉葬的尸骨大部分都残缺不全,有的被砍掉头颅,有的拦腰斩断,专家们通过骨骼鉴定发现,这些殉葬者大都不是商朝的子民,而是异族的奴隶。
战争中俘获的异族战俘就成为了奴隶。奴隶是殉葬和祭祀的人生,商人认为:战俘和抢夺的牲畜一样,都是献给祖先最好的贡品。国之大事在于祀与融,祭祀和战争是商朝的立国之本。这尊出土青铜偃中,有一个被蒸煮过的人头,商人在战胜敌对部落后,将其头领的头颅放在青铜器中蒸煮,然后祭祀祖先,这是一次隆重的祭祀活动。商人把对祖先的崇拜和对自然的崇拜合为一体。天神既是上帝也是祖神。这种祭天祀祖的观念,一直以来对中华文明有着深远的影响,一面是残暴的杀戮,一面是高度的文明,3300年前的殷商,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这些殉葬的车马,是中国考古发现最早的矗立车实物标本。它是商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在殷墟出土的道路遗迹上,可以看到车辙并行痕迹。以及人行道的位置。远古的殷商已经具有了交通的现代概念,它的文明程度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而对奴隶的残酷屠杀,也同样令人发指。尘封得黄土下,留给我们的是更多的疑惑,和无穷的想象。
从盘庚迁殷,至殷纣亡国,殷墟作为都城共经历了两个半世纪,武丁在位59年,开创了商王朝的鼎盛时期,而此后商开始逐渐衰败。
周灭商后,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此,后来武庚叛乱被杀。殷民迁走,都城逐渐沦为废墟。所以称为殷墟。
远古的殷商是一个充满神话和传说的国度。这里有古老的文字和璀璨的文明。这里有残酷的战争,和野蛮的杀戮。殷墟不是一座简单的都城,这里是一个王国的宿影,是东方文明形成的重要驿站。
4、龙门石窟导游词
香山寺的钟声响了,龙门还笼罩在晨雾中。一千三百多年前的这一天,伴随着东方升起的第一缕阳光,大唐帝国的皇后,武则天亲临龙门,主持奉先寺石窟的竣工仪式,据说这一天洛阳的上空,出现了万丈霞光,沿着伊水绵延数十里。在武则天热切的目光注视下,卢舍那大佛第一次向世人展露出,她慈悲的笑容。
龙门位于洛阳南郊十二公里。因两山相对形似龙门而得名。在龙门开凿石窟的时间,前后长达四百多年,历经北魏、东西魏、北周、北齐、隋、唐共六个朝代。在两千一百多个窟龛中,现存佛像十万余尊,题记碑刻三千六百余品,佛塔四十余座,工程浩大气势恢宏。令人叹为观止。
龙门石窟的开凿,是从古阳洞开始的。公元493年9月,统一了中国北方的北魏政权,在孝文帝拓跋宏的带领下,将首都从塞上的平城,迁徙到中原的腹地洛阳,同时也把营造石窟的舞台,从山西云冈转移到河南龙门。古阳洞是孝文帝,为去世三年的祖母冯太后,营造的功德窟。这个小小的石窟寄托着孝文帝,深深的追思和悲痛。佛祖释迦穆尼高高地端坐在正壁,做禅定的手势。两位面容清秀的菩萨分立在两侧。表情庄重而文静。从衣褶的重叠和厚重中,可以看出,虽然龙门石窟已经不再是,云冈石窟时期的瘦骨清像,但从变化多样的龛楣,和佛像精巧细致的背光看,清瘦之美依然是北魏最流行的风格。
就在龙门石窟动工的同时,孝文帝颁布法令,讲汉语穿汉服改汉姓,即使皇帝本人,也舍弃了祖宗的拓跋姓,而改姓元。这才是孝文帝元宏的真正目的。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要想得到广大汉族同胞的认同,只有俯下身段,虚心学习先进的农耕文明,才能建立和维护,自己的统治秩序。
公元497年4月,阴谋逃回平城复辟的太子,被元宏处死。这位北魏王朝的中兴之帝,用强硬甚至残酷的武力,镇压着鲜卑的贵族们,对汉化政策的抵触。这些佛像清晰地记录着,元宏的心灵轨迹。他们摒弃了游牧民族,粗放豪迈的特征,极力追求汉民族细致婉约的风格。云冈石窟中削方铲平的鼻梁,到龙门则变得滚圆。即刻画出了佛的慈祥,有表达出,向汉民族靠拢的主观愿望,而云冈石窟中,尚隐含着几许粗犷气息的飞天,到龙门后也变得更加婀娜多姿。处处显露着体态轻盈的,汉族女性妩媚的神态。毫无疑问正是孝文帝元宏,和消失了的鲜卑民族,带着北方的箭和马呼啸而来,为中国历史,推开了隋唐盛世的大门。
公元675年,沉寂了150多年的龙门,再次热闹起来。在大唐帝国的皇后,武则天的扶持下,卢舍那大佛落成剪彩。佛像总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眼睛灵活而含蓄。嘴角微微上翘。给人一种庄严典雅,宁静肃穆之感,在大佛开光的一刹那,皇后武则天有些迷离,二十六年前即公元649年,随着唐太宗的驾崩,当时被封为才人的武则天,和其他妃嫔们一起落发感业寺,为先帝祈福,按照惯例,她们将在青灯古佛的陪伴下,耗尽余生。但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年,她就被唐高祖李治接回皇宫,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下,一步一步登上了皇后的宝座。冥冥之中武则天感觉,这些都是佛祖的庇佑。为了开凿卢舍那大佛,武则天捐出了自己一年的脂粉钱。虽然两万贯对于这项工程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不过有了皇后作示范,王公贵族们自然趋之若鹜,资金的充裕,让卢舍那大佛这样巨大的工程,仅用了三年零一个月,就圆满竣工。传说卢舍那大佛的面目,正是以武则天为原型,自古以来只有皇帝,把自己的相貌与佛像融合,昭示君权神授,而一个皇后如何敢把自己的形象,以这样宏大的规模,雕刻在石壁上呢?据史书记载,公元656年以后,唐高宗李治的身体越来越虚弱,国家大事都由皇后武则天决策处理,威势甚至超过了唐高宗,当时并称为二圣。当国家政权都掌控在武则天手中的时候,卢舍那大佛以她的面容为原型,也就不足为怪了。卢舍那的意思是指智慧广大,光明普照,但立在大佛脚下,无论身处哪个角度,时时都感觉,正在被她智慧的目光笼罩着。日后武则天为自己起名武曌,这个曌子表示皓月当空,是特意造出来的。她希望自己,也能像卢舍那大佛一样,给普天下带来温暖和光明。大佛的左侧为弟子迦叶,像高10.3米,虽然形体已经严重残破,但这位老僧严谨持重,饱经风霜的神态,依然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弟子阿难身披袈裟,侍立在大佛的右侧,脸庞丰满眉清目秀,文静温驯中有一种,超脱世俗的清高之美,在迦叶阿难像的外侧,分别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两尊菩萨像均高13.25米,头戴莲花宝冠,挂链状璎珞,体态丰腴,其端庄矜持的表情,和含蓄高雅的神韵,犹如雍容华贵的唐代贵族妇女。大唐帝国在选拔人才时,有一项重要的条件,就是体貌丰伟。这一点在奉先寺的力士身上,有很好的体现。中国古人认为,力量的来源是气。而气的存在,就是通过强调脖子,和腹部的肌肉来表现的。魁梧彪悍的力士脖子,很夸张地扭转着,显得比头还粗,这就是所谓的燕像。像燕子一样头小脖子粗,表示气的贯通。这十一尊造像各自独立,而又浑然一体,不仅代表了中国石窟造像艺术的最高峰,而且雕塑家们,大胆地突破了宗教禁忌,将理想世界和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我们穿越千年,还能够清晰地感受到,那个对世界影响深远的王朝,大唐帝国的辉煌。
继大卢舍那像龛之后,朝野僧俗为高宗武后,发愿造像的人越来越多,万佛洞就是其中颇具特色的一个。公元680年11月万佛洞正式完工。主尊阿弥陀佛高约五米。头上有着优美的波浪发髻,脸庞圆润,体现了唐代盛行的,以丰腴为美的审美时尚。表现出一种雍容大度,仪态轩昂的造像风格。在莲花宝座的束腰部位,雕刻了四位托重力士,他们的肌肉突出富于动态,与主佛的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壁雕刻着54枝莲花,每枝莲花上各坐一尊菩萨,这样的构思新颖奇特。在窟顶碑刻题记的外侧,是姿态妩媚的飞天,这些飞天手捧供果凌空翱翔。在每侧墙壁下部,各有六位伎乐人。手持箜篌法锣羯鼓等乐器,专心演奏。在南北两壁,雕刻着1万5千多尊高约四厘米的小佛,他们与飞天伎乐人上下呼应,共同营造出西天极乐世界里,万人成佛的诱人场景。
公元683年12月22日,唐高宗李治驾崩。敏感的大臣们感觉到了,皇后称帝的愿望,但官员们之间的分歧,也与日俱增。有的认可武则天的胆识和谋略,认为她可以带领大唐王朝,创造新的辉煌,也有的人认为,此举违背了天地阴阳之道,坏了祖宗的规矩。公元688年6月的一个夜晚,有人在河南汜水里打捞起一块,刻有《大云经》的石头,经文中称武则天为弥勒托世,当贵为天子。按照佛教的说法,弥勒将取代释迦牟尼,成为下一个宇宙大轮回的主宰,即未来佛。事实上从唐高宗的中期开始,龙门石窟已经出现了众多弥勒像。而在北魏时多为男性的菩萨,也变成了女性。她们丰腴健美,很多都是以当时的歌伎,和宫廷艺人为模特雕刻的,男女众生一切平等,菩萨未来必将成佛。武则天苦心经营着这些偶像,供人膜拜,其内心的真实想法,已昭然如揭。
公元690年,在6万人上表的请求下,武则天登上了皇位。千百年来只有男人坐过的龙椅,第一次一个女人安详地坐在上面,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这一年武则天66岁。她改国号为周,史称五周政权。龙门石窟迎来了又一个开凿高潮,为了巩固五周政权,感恩佛祖的眷顾,武则天对龙门倾注了,更多的心血。不仅西山的空隙,都雕满了佛龛,而且龙门东山也开始了,大规模开窟造像。
在龙门石窟日渐增多的同时,武则天为自己加封的封号,也在逐步升温。金轮圣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天册金轮圣神皇帝,毫无顾忌地以弥勒佛自居。把个人崇拜推向了极致。位于龙门东山的擂鼓台中洞,又名大万五佛洞,因洞中造有一万五千尊小佛像,且又比西山万佛洞的小佛像,稍大而得名。它雕凿完成于武周时期,其目的正是为女皇歌功颂德。主尊为弥勒佛,佛头于20世纪30年代被盗,现藏于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造像采取高浮雕手法,周围环绕着伎乐人飞天,骑象和骑狮的童子,台座下部延伸出两朵莲花。每朵莲花上各站立着一尊菩萨。整个石壁浑然一体。窟顶围绕莲花,漂浮着琵琶钹等乐器,象征在佛国世界中,乐器可以不鼓自鸣,伴随着不鼓自鸣的天籁之音,体态轻盈的飞天翩翩起舞,仿佛随时都会乘风而去。
继贞观之治后,雄才大略的女皇武则天,把她创立的武周王朝,推上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又一个顶峰。看经寺是龙门东山最大的一个石窟,整个窟室的平面设计,基本上呈方形,与同一时期其他洞窟,最大的不同是,该窟正壁上没有主像,而是在洞窟地面的中央建坛,上面安置佛像,以供人参拜。据考证该窟为禅宗开凿,洞窟造型,模仿禅宗僧人打坐礼佛的禅堂。禅宗的崛起,标志佛教的中国化,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从此佛教融入中国,与儒教道教相辅相成,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看经寺石窟,这29尊罗汉,恰好与禅宗29祖相吻合,每尊罗汉像高约1.8米,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共同见证了禅宗在唐代,走向辉煌的历程。
公元705年正月,一代女皇武则天,又把耗尽半生心血夺取的皇位,归还给了李氏王朝。这个不同凡响的女性,留给世间的最后一道命令,竟然是除去皇帝的称号,称我为则天皇后,十个月后武则天皇后病逝。与她早逝的丈夫,唐高宗李治合葬于乾陵,只在墓前立下了这块近8米高的无字石碑,经受着人世间的雨雪风霜。有人说她要留着这块空白,功过是非任后人评说,也有人说她一生拜佛,最后终于悟出了空的真谛。
龙门石窟唐代造像的鼎盛时期,也随着武则天的逝去,而黯然落幕,这个半途而废的工程,正是那段历史的真实写照,那个精美的佛面,永远留在了那些远去的,唐代工匠们的脑海中,一个繁花似锦的时代,留给我们一个华丽而沧桑的背影。
5、博物馆瓷器导游词
釉里红大盘
釉里红和青花可并称为釉下彩姐妹花,区别在于釉里红是用铜红料绘画花纹,而青花是用钴料绘画。它们都需施一层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成,特别是釉里红烧制条件苛刻,成功率低,属于名贵品种。这种大盘是以中东地区收藏为多,可能与当地人手抓饭等饮食习惯有关,折沿是放置调料的。另外,西域人民好吃一种“馕”的圆饼,体型巨大,也适合用大盘盛装。这样烧制精美的瓷器是不可多得的一件精品。
明一组明洪武白釉瓷器
您现在看到的这一组白釉瓷器,是1995年在南京明故宫遗址的一座井里出土的。据在场的工人介绍,井深11,5米,塞满了淤泥。掏清淤泥后,发现在井底铺着一层木板,木板上放置着完整的梅瓶、爵杯和碗。据考证,每瓶应是明太祖朱元璋赏赐臣下之物。据明朝档案记载,皇帝登基前,要分别在天坛、地坛、社稷坛祭祀。祭祀时,皇帝用白釉爵,大臣们用白釉碗饮酒。值得一提的是,井的出土位置就在明初设祭坛内。井的直径有3米,它现在已被安放在本院的沁园中。至于这批器物为何出土于井底,恐怕要成为千古之谜了。
明嘉靖清华云龙磁盘
是这次展出口径最大的瓷器,瓷盘的边缘绘有十二只翻飞的飞鹤和十二朵任字浮云,以寓长寿。古代常以“鹤”作为吉祥长寿的题材,是因为传说鹤可以百年不死,升天成仙,故为人所向往。它正好迎合嘉靖皇帝希望延年益寿、祈求长生的愿望,因而深受其喜爱。左边是鸾凤和鸣纹,象征夫妻相随、夫唱妇和、婚姻美满。右边的云龙纹盘的五爪龙纹饰,显示着王权的至尊。有趣的是,云龙纹盘的直径73.5厘米,比凤盘大0.5厘米,不只是巧合,还是有意在显示天子至高无上的地位,还是帝王念念不忘的根本!
清康熙青花万寿纹瓷尊
康熙皇帝在历史上是杰出的君主,在他统治年间,国泰民安、国势强盛,所以在他过60大寿时,大臣们特地为他烧制了一件万寿瓶以示祝贺。瓶高77厘米,胎体厚重,器内满釉。瓶的周身绘寿字纹。口的上沿两周,每周77字;口的侧沿,圈足外沿每周48字;器竖列75字,横置130排,共计整整一万字。有楷、行、草、篆、隶五种字体,千姿百态,竭尽所能,这既无起点也无终点的圆周排列,象征万寿无疆。另外,烧制如此硕大的器物,需要高超的烧瓷技术,如此明丽的青花发色需要上等青花色料描绘,表现如此繁缛多姿的异体“寿”字要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如此非凡的整体美更显示出封建帝王的无上权威和臣子们的无比恭敬。
康熙青花十二月花卉纹杯
十二月花卉杯,12件为一套,惯称“十二月花神杯”,它们一杯一花。经研究考证,它仅用12种花卉做装饰也未完全按民间12月时令花盟主的顺序排列。故称“十二月花卉纹杯”。此套杯上所绘花卉和题诗分别是:水仙花:春风弄玉来清画,夜月凌波上大堤;迎春花: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桃花:风花新社燕,时节旧春浓;牡丹: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石榴花:露色珠帘映,香风粉壁遮;荷花: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兰花:广殿轻香发,高台远吹吟;桂花: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菊花: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香;芙蓉: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月季:不随千种尽,独放一年红;梅花: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
清康熙“携琴访友”图花盆
中期青花呈色最明艳翠丽。青料用国产的三折料,提炼极为纯净。现在看到的这件瓷器是“携琴访友”图花盆,春秋时人伯牙,善于弹琴,弹奏《高山流水》为钟子期所领悟,世称“知音”。后钟子期去世,因无知音,伯牙从此不再弹琴。在画面中将青花料分为深浅不同的近十个层次,所以画面近浓远淡,具有水墨画的效果,故而有“青花五彩”的美誉。
康熙五彩八骑敬宝纹花盆
此花盆无款。胎体与规格相衬,并不显得厚重,花盆为大固定,底部有洞一只,砂底。内壁未釉,下部釉迹斑驳。所饰“八骑敬宝纹”,旧称“八蛮进宝纹”,前面一人领导,紧随的马车拉着珊瑚、万年青、金银元宝,其后绘着八骑,使者们有的持宝盆、有的捧珊瑚,还有的扬鞭策马,跨壑越岭前行。“八骑敬宝纹”属传统纹样,表现古代各方来我泱泱大国之盛世。这件花盆,因为他的材料反映了康熙时期五彩向粉彩过度形态,所以弥足珍贵。
清雍正淡描青窑瓷鸡缸杯
器物的造型小巧玲珑是清代雍正官窑瓷的一个重要特点。如您看到的这件淡描青花鸡缸杯,就是其中之一。因为它的上面绘着鸡的纹饰,造型像个大缸,所以叫鸡缸杯。这些小巧精致的碗、碟多仿明代成化官窑瓷,并且和大多数明代成化官窑瓷一样都绘着方形的当朝帝王年楷书款,这种款式在其他朝代的官窑器上是不见的。在淡描青花之上再加彩绘,就是斗彩瓷了。您看,下一柜的一对皮球锦纹碗,一件是淡描青花瓷,另一件就是斗彩瓷。
清乾隆粉彩太平有象瓷塑
乾隆时期,太平有象瓷塑是具有时代特征的陈设器。此件虽然无款,但胎体厚重;象背上所驼瓶子无底,与中空的象身相连。象毛和象身上的彩带,所批均系粉彩绘饰,逼真细致,表现出工艺的精湛。实属典型乾隆官窑器。从所有的研究资料看太平有象瓷塑唯乾隆官窑生产,象驮宝瓶,喜气洋洋,生动中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赞颂。这样的瓷塑除粉彩之外,还有景泰蓝品种。
一组乾隆特种工艺瓷器
观众朋友当您参观到这个展柜时,也许会感到奇怪,瓷器陈列中怎么会有金器、木器、漆器呢?可当我告诉您,他们是瓷器时,您会立刻相信吗?真的。他们确实是瓷器。它们是清代乾隆朝的特种工艺瓷。乾隆朝的特种工艺瓷不仅仿金器、木器、漆器,而且仿制银器、竹器、青铜器、牙雕等各类工艺品以及绿松石和红、蓝宝石,并且仿制的惟妙惟肖。您看,仿金釉法轮就像一尊镶嵌着绿松石、红宝石、蓝宝石的金质法轮,仿金釉佛像,即使拿在手上欣赏,也难以分辨它是瓷器还是金器。
一组清光绪“大雅斋”瓷器
观众朋友,这一柜陈列的都是大雅斋款瓷器。“大雅斋”是慈禧太后的堂名,大雅斋瓷是她的专用瓷。在大雅斋款的旁边,还绘着篆书“天地一家春”款,款的一周装饰着龙纹。大雅斋瓷几乎都是粉彩品种,而且多以黄色、湖绿色为地;纹样多用寓意吉祥的花鸟纹,如紫藤、牡丹、茶花、荷花、梅花、画眉鸟、喜鹊、鹦鹉等;造型多见高足盘、高足碗、花盆、水仙盆、盖碗等。大雅斋瓷是民国时期仿制最多的品种之一,仿品在古玩市场上屡见不鲜。您现在所观赏的大雅斋瓷,流传有序,是鉴定大雅斋瓷的标准器。
6、云冈石窟讲解词
在这段东西绵延一公里的山崖上,矗立着252个窟龛,51000座精美的佛像。它们最大的高17米,最小的仅有几厘米。或立或卧,或微笑或沉思,无不动人心魄。这是中国第一座规模巨大的石窟群,是石窟艺术在中国走向全石化的起点,在这里多种造像风格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会贯通,由此而形成的云冈模式,成为中国佛教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每个面对云冈石窟的人,都会被它恢弘的气势所震慑。那么究竟是谁,把这段山崖打造成流光溢彩的艺术殿堂呢?
沧桑浩瀚的长城,蜿蜒在中国的北方,寂寞的守护着这座不断变化的塞上古城,历史上的大同叫做平城。历朝历代它都是边关重镇。公元398年,一个叫做鲜卑的少数民族越过长城,在这里建立北魏王朝。从此平城鲜活起来,寄托了这个剽悍的民族一统天下的梦想。与平城的被淡忘一样,昔日的鲜卑民族也消失在历史的湮没中。只在这古都的一角,留下了这座沉默了千年的丰碑。
认识云冈石窟,首先从最早的昙曜五窟开始。这五尊高13.8米到15.5米巨大的佛像,依次代表着北魏建国初期的五位帝王。
深入这些石窟,仿佛穿越时空,打开了一个尘封已久的历史博物馆。从荒凉的草原入主中原后,北魏统治者开始思考,如何才能赢得汉民族的信任?而被武力征服的汉民族也需要一个宽容这个外来民族的理由。于是北魏的开国皇帝拓跋珪,迫不及待地奉佛教为国教,在中国北方大规模建庙立寺,以此作为缓和民族矛盾的手段。
这尊云冈石窟中最富标志性的露天大佛正是拓跋珪的化身。他双目细长,髙髻高鼻,双肩宽厚平直。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以看到不一样的表情。
拓跋珪对佛教的态度,与佛教希望借助皇权在中国生根的愿望不谋而合。据史料记载当时中国北方的佛教领袖法果和尚,改变了佛门不服从王权的惯例,公开宣称当今皇帝是如来佛转世。并带头匍匐在拓跋珪的脚下。
光明普照,这个简单的词语,精确地形容出了这座释迦坐像的身姿气韵。拓跋珪很满意自己能够与佛祖相提并论。朝堂上威严的皇帝穿上了袈裟,化身为佛祖,端坐在平城的一角,静静地守护着他的臣民。
北魏的政权传到第二位皇帝拓跋嗣时,平城已不单是北魏的首都,俨然变成为一座规模宏大的佛都。越来越多的人为了逃避赋税,而遁入空门。这让崇佛敬僧的拓跋嗣也开始表现出深深的忧虑。没有了粮草和士兵,鲜卑族的铁骑怎么可能横扫中原呢?
接下来第三位皇帝拓跋焘登场了。公元446年3月,拓跋焘下令:先尽诛天下沙门,毁诸佛像,今后再言佛者一律满门操斩。短短几个月平城数千座寺庙被焚烧殆尽,数万僧侣或还俗,或逃往长城之外,佛教遭遇了传入中国以来的第一次灭顶之灾。
这尊身披千佛袈裟的释迦立像,正象征着灭佛的皇帝拓跋焘。历代以来身披千佛袈裟的佛像并不多见。据说这是诚心悔过的意思。而左手抚胸,右手下垂,也是忏悔的一种表态。是对受难者深深的抚慰。洞内主佛两侧各雕了一位斜视菩萨,菩萨上部还雕刻了五弟子像。慈善的目光仿佛在提醒众生忘掉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拓跋焘的身影高高屹立在山崖上,昭示着北魏皇权的至高无上。但在佛教徒们看来,他却是以扪心自问的方式谦卑地存在着。千年不灭,体现着佛法的广袤无边。
据说灭佛后拓跋焘突然得了暴病,他杀了几个鼓动灭佛的大臣,以其赎罪。然而这场浩劫使百姓失去了信心。刚刚在长城内外站稳脚跟的北魏政权再次面临四分五裂的危险。
公元452年冬,一个名叫昙曜的僧人心事重重地行走在平城郊外。想到数以千计的庙宇寺院在刹那间毁于一旦,昙曜在感慨之余也在思考,如何才能让佛的光芒长久地留在人间呢?平城近在咫尺。突然一匹马咬住了昙曜的袈裟,而骑在马背上的正是当朝的皇帝拓跋濬。拓跋濬是拓跋焘的孙子。为了安定民心,这个刚刚继承皇位的少年君主,大张旗鼓地重振佛教。灭法时四处逃散的僧人陆续返回了平城。昙曜与拓跋濬的相遇,让历史在这一刻发生了巨变。
公元460年年底,西北风像刀子一样,但五周山下却热火朝天,在北魏第四任皇帝拓跋濬的支持下,新任沙门统昙曜,统领数万名囚徒,俘虏和工匠聚集在这里,用最原始的工具,一斧一凿地创造出一个即将流芳千古的佛教艺术宝库。佛教在成为北魏国教的六十年后,终于能以一种不易磨灭的方式流传了。
但同时少年君主拓跋濬要求,在佛像身上能看到北魏历代皇帝的影子。在如此巨大的山体上,开窟造像本身已很困难,况且佛教在传入中国的同时,已严格规定了营造佛像的法度。那么,昙曜是如何协调皇权与佛教这个矛盾的呢?威严的气质对于一个帝王来说远远比英俊的面容更重要。昙曜和工匠们依旧沿用了印度佛像的形态,只是在表情和比例上做了微妙的改动。然而正是这眉眼间的开阔,嘴角的微翘,使印度佛展现了中国式的帝王气派。这种改变意义重大。它巧妙地迎合了中国人含蓄,追求神似的审美取向。使佛教造像在生活化世俗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伫立在大佛面前,我们看到佛像头与肩的比例几乎达到了一比三,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印度人都不可能有这样大的比例,而当我们降低高度,以一个北魏臣民的身份去仰望时,佛像的比例完美无瑕。事实上正是这种不真实造就了云冈大佛胸怀天下的王者之气,不但得到鲜卑皇族的认可,而且成为了中国石窟造像的标尺.
争夺国家的最高权力是宫廷争斗永远的焦点。胜利者从此至高无上。而失败者又有谁能记得他的面容呢?这尊高大的交脚菩萨象征着文成帝的父亲,即未登皇位就死于宫廷内乱的太子拓跋晃。在佛教里菩萨大都交脚而坐,代表智者成佛前的形象,昙曜将拓跋晃以这样的形象处理,即表示出佛门对这位尊崇佛法的太子的敬意,也替当朝皇帝对父亲的美好祝福。今生没有登上皇位,且借来世吧。拓跋晃身着古印度贵族服饰,左手却依靠着古希腊式立柱支撑。从中我们不能看出,佛教艺术在中国化的背景下,相互融合的特点。
昙曜五窟中这尊高13.5米释迦立像,面容最为英俊,正代表着下令开凿石窟的少年君主拓跋濬,他瘦骨清像,风尘仆仆,既不失游牧民族的粗犷,又具有汉民族的细腻,含有一股刚健清新的味道。在佛像的身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有些地方嵌有红色的石核,有些地方的石核已经脱落成黑洞,这又是为什么呢?据史书记载,这些石核与皇帝身上长有黑痣的地方完全一样。此外还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佛面庄严,紧冥的薄唇上,却有淡淡的两撇胡子,这不仅是继承了古印度的雕刻风格,也使皇帝的面容在佛像上的具体表现,佛的双眼凝视远方,是否在眺望鲜卑族父辈梦想的中原腹地呢?
从公元460年至494年,短短34年的时间,在北魏王朝的支助下,昙曜带领工匠们,把五周山迁走一半,营造出了一个神采风扬气韵万千的佛国世界。这时期的佛像,大都仪态淳朴,在保留古印度原形的基础上,又融入了鲜卑族的血脉,被称为胡貌梵相,为了体现皇权的压迫和威严,昙曜尽量追求窟小佛大,但也正是在迎合皇权的过程中,昙曜和工匠们无意间打破了人和神之间的界限。为以后中国佛教艺术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自由和广阔的空间。
山在佛在,北魏的皇权就存在。然而鲜卑拓跋式的统治,真的能像五周山一样亘古不变吗?
太阳落山了,云冈堡还不能休息,公元490年在刚刚亲政的孝文帝拓跋宏的主导下,云冈石窟迎来了被遗弃前最后的辉煌。这个雄心勃勃的君主,已经不满足固守黄河以北的疆域,佛祖能保佑他开疆拓土的梦想吗?孝文帝将自己的化身雕刻成五周山最高大的佛像,佛像高达17米,双腿长15.5米,膝上可容纳120人,光一只脚上就能站立12人,这尊正襟危坐的释迦摩尼佛,头顶蓝色的螺髻,细眉长目,双耳垂肩,身着褒衣博带式的通肩袈裟,给人一种端庄肃穆的感觉。为了方便礼拜祭祀,坐佛之后还凿有专门的隧道,这个时期对于帝王的偶像崇拜达到后世难以企及的高度,这尊第五窟的主佛,正是孝文帝心目中完美帝王的形象。他渴望带领北魏王朝步入更大的辉煌。
美轮美奂,富丽堂皇,成为第六窟最直白的形容。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而著称于世的北魏风格,在这个石窟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石窟的正中央没有巨大的佛像,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高15米的塔柱。塔柱分上下两层,既起支撑窟顶的作用,又是构成石窟的主体,塔身九重,每层四面,各开三龛,内雕一座精美的坐佛。在塔柱上层游人看不到的地方,四边各雕有一尊高4.5到4.75米不等的立佛。表情生动,气宇轩昂。塔腰和四壁上还雕刻有近40副佛本生故事图,生动再现了释迦摩尼从诞生到降魔成道,初转法轮的全过程。
这就是孝文帝他的祖母,文明太后祈福的佛母塔,这个传奇的女人,将孝文帝引上了汉化的道路,已成为他心中深切的思念。
一看到这些几乎裸体的形象,马上就能联想到古希腊,在云冈石窟的中后期,出现了许多曲线优美、体态丰满的飞天造型。这些强烈的生命力和对人体美的展现,来源于古代印度和希腊,为游牧民族的鲜卑人所欣赏。
据史料记载,孝文帝拓跋宏自幼喜读汉书,对儒家文化颇为推崇。这个20岁的皇帝相信只有彻底抛弃鲜卑族的传统,然后像水一样融入华夏大家庭,北魏的统治才能千秋万代,他让象征皇权的佛像穿上汉装,而不是鲜卑服,正是准备大规模推行汉化的前兆。
在告别平城之前,孝文帝主持开凿了这尊12米高的弥勒菩萨,与昙曜五窟中的交脚菩萨类似。这尊菩萨的右臂下,也有出于力学考虑而设计的支撑。不同的是,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古希腊立柱,而是一个雕刻细腻衣饰华丽的中国力士。这是云冈石窟中仅有的一例。弥勒菩萨是未来世界的主宰,他是否也昭示着孝文帝一统中国的决心呢?
公元493年在云冈大佛的注视下,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草原越走越远,云冈石窟也越走越远,那段游牧民族驰骋天下的荣光,也随着平城一起像煤渣一样被深埋在厚厚的黄土里。
千年过去,鲜卑、胡人等字眼,只存在历史的典籍中,勇猛的鲜卑族用武力创建的北魏王朝仅仅存在了一百余年,只有透过这个精美的佛教艺术宝库,我们才能捕捉到那个消失了的游牧民族的影子,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尊严和信仰,他们的收获和失落。
凝视着这一个个生动的面孔,感受着这一个个鲜活的表情,我们相信鲜卑族的形象和意志,将永远留存在这段山崖上。
①孝文帝拓跋宏是太武帝拓跋焘的嫡系第四子孙(拓跋焘——拓跋晃——拓跋浚——拓跋弘——拓跋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