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四上17课《长城》教学设计[范文模版]3篇(小学课文长城教案设计),供大家品鉴。
四上17课《长城》教学设计[范文模版]1
《长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认识到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魄,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长城的气势和自豪感。
3.激发探究我国世界遗产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感情,培养他们保护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意识与习惯。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长城的知识资料,准备中国地图、长城的图片、挂图。
学生:搜集关于长城的历史知识、故事传说或图片资料;自学生字、生词,读通课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破题入手,字面理解
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长城是什么样子的。
2.每年来到长城游览的游客不计其数,大家请看图,沈老师也两度登上长城,分别是91年和2001年。来长城的游客中有许多国家的领导人,他们游览了长城后,都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请看: 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它地方我从未见到过类似的杰作!——俄罗斯总统叶利钦 指名读;齐读。
读着这些外国元首送给咱们长城的题词,你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二、初读梳理 1.通读全文。
师:请大家就带着这样的心情、这样的感受,来一起学习《17 长城》。
下面就请同学们初读课文,做到不漏读、不错读,并想一想,课文哪些部分写的是长城的“长”,哪些部分写的是长城的“城”?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交流反馈: 长:课文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课文。城:课文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课文。
从什么地方看出作者登上长城?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接下来的三、四自然段是写什么呢?指名读。这些是作者看到的吗?是作者的联想和感受。
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对长城进行观察的?鸟瞰长城是远景——近观城墙是近景,作者从远到近地观察长城。
文章又是按怎样的结构安排的?先描写鸟瞰长城,再描绘近观城墙,最后写自己的联想和感受。
三、细读课文,语感理解
下面我们随着作者的游览顺序来细细地读读课文。1.请看图片(长城远景图)。
我们平时描述群山状态时,会用到哪些词语?(峰峦起伏重重叠叠、崇山峻岭……)
建筑在群山之巅的长城,随着山势的走向,长城是怎样的状态呢?(蜿蜒起伏盘旋、起伏迂回、连绵不断、气势飞扬)
请你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你想读出长城的什么?(长
蜿蜒盘旋)
我们大家一起再来读一读这部分,把长城的长、长城的蜿蜒盘旋的气势读出来。2.学习第二自然段。
导语:古老的长城,守卫着中原大地,保护了民族的安危,在一万三千多里的长城中,最为壮观的是北京八达岭长城,这里山势陡峭,城墙坚固。我们随着作者走近长城,细细地观察一下吧。
3.学习作者联想的部分。
作者也是与我们一样,他也想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他还联想到什么? 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凝结而成。
想象古代劳动人民在建造万里长城时会遇到哪些困难。
读: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四、小结
游览了万里长城,你想对谁说?说什么?
五、延伸性作业
长城到底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了什么?是苦难?是安宁?是骄傲?是屈辱?还是其他什么呢?请大家课外阅读有关长城的书籍,搜集资料,以《长城为中华民族带来了什么》为题写一篇辩论稿,准备参加下一次的语文活动课——辩论会。
四上17课《长城》教学设计[范文模版]2
《长城》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长城》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第17课,这篇课文的后两篇是《颐和园》和《秦兵马俑》,这三篇文章反映一个共同主题:中国的“世界遗产”。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让学生了解长城,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而且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还激发学生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长城,了解长城的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看图,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观察、表达能力;
2.通过感知长城的气魄雄伟、高大坚固,提高学生分析课文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造方面取得的成就,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2.通过感知长城的气魄雄伟、高大坚固,了解长城的结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雄伟的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激发学生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在上课之前,我让同学们搜集了有关长城的资料,现在有哪些同学愿意把你找到的资料与同学们分享一下呢?(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利用工具书和互联网搜集整理资料;让学生初步感受长城,了解长城的有关知识。)
同学们自由发言。
师预设: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说明你们在课后做了大量的功课。为了进一步地了解长城,今天我们就和作者一起游览一番。
板书课题:长城
齐读课题,注意“城”是后鼻音。
二、整体感知,提出问题
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同学们边读边思考一个问题:作者眼中的长城是怎样的呢?课文中有一句非常概括的话是整篇文章的中心句,你找到了没有?(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
学生自由发言 课件出示中心句: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同学们理解什么叫奇迹吗? 指名回答(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设计意图: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过渡:同学们,那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
三、细读品味,积累语言 1.品“长”,感悟气势。
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去游览长城,去解开这个疑团,为什么说长城是一个奇迹吧!请同学们看屏幕,课件出示:长城远景图。
这幅图作者的观察点在哪里?(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学习作者由远及进的观察方法)
指名回答:在远处
板书:远看
谁来读这段话?指名读(出示第一段)◆长(第二句话)
提问:长城起点和终点分别在哪儿?(山海关
嘉峪关)出示课件。(师指出地图上长城7个省份)
在这里你体会到什么?(长城的长)板书:长 追问:(有多长?)一万三千多里,同学们,你知道多长吗?(举例理解一万三千里的长度。)据报道:几年前,有位年轻人徒步走完长城,走了500多天,也就是一年多,真是名副其实的万里长城。你能读好这句话吗?带着这份理解,能不能读好?齐读。
◆气势(第一句话)
课件出示长城远景图。长城是曲曲折折,起起伏伏,随着山势而变幻。遇到陡峭的山岭,它就直冲云天,遇到低矮的峡谷,它就俯冲直下。它时而盘旋,时而笔挺,这样的姿态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一个蜿蜒盘旋就写出了长城的形态。像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多有气势啊!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做什么?谁愿意来读读这句生动的比喻句?指名读。(设计意图:在朗读中体会长城的长)
再齐读第一段。(评价:不错,美中有气势。)我们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齐读“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品“高大坚固”,感受巧妙。(课件出示第二段)
过渡:刚才我们从远处欣赏了长城的壮美雄姿,现在让我们走近长城,走近它的一砖一瓦,来触摸它,感受它。近看长城,长城又有何特点呢?你能用这个段落中的一个词来概括吗?自由轻声读。(设计意图:培养概括能力)
指名回答:高大坚固。板书:近看
高大坚固 课件出示:长城远景图
再一次浏览第二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体现长城高大坚固的句子?(让学生自由发言)女生齐读体现长城高大坚固的句子。(设计意图:通过朗读体会长城的高大坚固特点)
同桌之间合作:看文中具体介绍了长城的哪些设置?你能在图中找到他们吗?并说说他们的作用。(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了解长城的结构特点及作用)面对这样的设计,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设计意图:体会古代劳动任命的智慧)
虽然我们没去过长城,但是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它的高大坚固,构思巧妙,不由对他发出这样的赞叹——
齐读“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四、烘托高潮,体会情感.1.过渡:面对这样气魄雄伟、高大坚固的长城,作者想到了什么?齐读第三自然段。
第一句话从全篇文章的结构上来看,它起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是过渡句)
2.作者想到了什么?(劳动人民)
3.作者想到了劳动人民修建长城的不易,你能从第三自然段中找出体现修筑长城难度大的句子吗?(设计意图:体会古代劳动人民修建长城的不易)
课件出示: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男生朗读
听了男生的深情朗读后,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哪些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
生自由回答预设:(沉重的脚步、痛苦的呻吟、响亮的号子、尸体、、、)在如此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却能修建出这气魄雄伟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长城,所以作者发出无限的感慨:
课件出示: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齐读(要求读出劳动的艰辛、读出由衷的赞叹)品味语句:比较这两句话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设计意图:品味语言,揣摩作者用词的精准)生回答预设:原句好,原句写出了修建长城的不易,困难多,难度大。让我们怀着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再读读这句话,读出劳动的艰辛、读出非凡的创造、读出由衷的赞叹)
师总结:历经风风雨雨,历经种种磨难,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筑起了万里长城,这就是我们的人民,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民族,它震撼着我们,也同样震撼着全世界,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感到由衷地自豪和骄傲!无怪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游览了万里长城后欣然题词:
课件出示:长城是一个奇迹,一个伟大的民族创造的伟大的奇迹。(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强烈的爱国热情)【课后作业】
这么美,这么伟大的长城想不想介绍给全世界人民听?假如你是导游,你怎样向游人介绍八达岭长城?(设计意图:巩固课堂知识,培养写作能力,并为本单元的习作——写导游词作铺垫)【板书设计】
长城
远看
气魄雄伟
近看
高大坚固
构思巧妙
联想
古代劳动人民
血汗和智慧凝成的
四上17课《长城》教学设计[范文模版]3
《长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宁强北小 吕慧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魄。
2.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2、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整体感知。
1、板题: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长城》一课。
2、谁去过长城呢?(没有)现在我们就来一睹为快。(视频)
3、谈感受:欣赏了视频,你有什么感想呢?
4、激趣:是啊,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更是我们中华儿女的骄傲。你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评价一下长城吗?(学生说)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赏长城视频,让学生感受长城的气魄雄伟,激起学生的自豪感。)
二、精读课文,加深认识。
(一)齐读句子
1.齐读(PPT: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质疑:从哪儿可以看出长城的气魄雄伟呢?
(二)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自由读1.2自然段,思考问题:从哪儿可以看出长城的气魄雄伟呢?
2.交流汇报:(1)长
——(PPT)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长城)比作(长龙)。
(PPT图)理解“蜿蜒盘旋”:随山势的走向。
——一万三千里:这里运用了(数字说明),山海关在河北省,是长城的起点,嘉峪关在甘肃省,是长城的终点。
(PPT示地图)长城经过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北京、河北等省市,全长一万三千多里。
(设计意图:通过用地图和数字说明,让学生感受长城的长和气势雄伟。)
(2)(PPT第一自然段)齐读:你能读出这样磅礴的气势吗?(3)过渡:远看长城如长龙,那么,近看长城,又有什么特点呢?(4)高大坚固
——建筑材料:巨大的条石、城砖筑成 ——宽:
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高大:两米多高的垛子
——坚固:城台(屯兵和传递信息)、垛子、瞭望口、射口 3.小结:学习了1.2自然段,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自由发言)
4.齐读:把这种雄伟的气势读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长城各部分构造及用途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和智慧。)
(三)烘托高潮,体会情感
1.过渡: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作者浮想联翩,谁来读读第3自然段(指名读)
2.作者想到了什么?(劳动人民)
3.(PPT)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建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1)此句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2)找出句子中的动词:站、踏、扶——说明作者已经身临其境到了长城。
(3)站在长城上,想起了(劳动人民),此时此刻,作者内心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4)小结:对啊,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震撼了,民族自豪感与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4.(1)问:在没有火车汽车、起重机的情况下,劳动人民是怎样搬运材料修建长城的?——(一步一步地抬上陡峭的山岭)
(2)这可是两三千斤重的巨大条石呀,劳动人民是那么的艰辛呀。(3)请读句子:(PPT)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4)思考、交流:(PPT)*“多少”表示(无数)。
*劳动人民为了修建长城付出了(血汗和智慧)。*“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之长)。*“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很不容易)。*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5)小结:在如此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却能修建出这气魄雄伟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长城,你想对劳动人民说什么呢?(自由发言)
(6)让我们读出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再读读这句话。(齐读)(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感受长城的来之不易,以及劳动人民的可敬。)
(四)整体把握课文,升华认识
1.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自由发言)
在当时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完成这工程浩大,气魄雄伟的长城,怎能不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
2.请大家一起读这句话。(PPT)——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三、总结升华
1、(出示图片)长城不仅震撼着我们,也震撼着全世界。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
出示:
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以色列前总理拉宾)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同学们,面对这巍然屹立的万里长城,此时此刻,你心中肯定有千言万语。就让这千言万语汇成心中的一首小诗写下来。
2、出示句式,学生写话。长城。
3、交流小诗。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写小诗,激发其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四、课外拓展:
搜集我国的文化遗产资料,了解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丰富自己的知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多了解我国的文化遗产,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激发其爱国热情。)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