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课总结

时间:2024-07-30 12:59:20 作者:老王 字数:26435字

家长课总结

  家长课总结  活明白,做自己:家长课总结

家长课总结

  第三天

  叶文茵妈妈第三天小结

  今天耿老师为大家分享了她读《大理-新式教育乌托邦》有感,我与自己的读后感对比一下,深感自己的感知水平浅陋。如自己在读第一段文字时竟然没任何感觉就带过,而耿老师却能从10岁男孩为什么就有能力在网上发表退学申明提出质疑,并且挖掘出很多深层次的问题诸如这男孩算是会思考的一个孩子,能培养出这样的孩子的成长环境是怎样?如果把孩子放在同样自由的环境中你的孩子现在是否会进行自我思考呢等?

  进过耿老师的分析我有以下几方面印象深刻的感受。

  1人们在做选择时总是很清楚什么是自己不想要的,总是在逃避,而不明白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东西,还有一种人是自以为知道想要的,但当他想要的东西呈现在他眼前时却还是不能让他满意,其实这还是他不知道想要的是什么的表现。为什么做选择时需要自己弄清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呢?因为当你清楚你想要的时你就对一些枝枝末末不会计较,会活在感恩和快乐之中,而你只清楚什么是自己不想要的东西时,你就总是不满足,活在痛苦中。

  2“能够真正投身教育实践的人无论成败都是已经走在自我救赎的道路的勇士”这句话的解读:没错能够真正投身教育实践表明一些有觉知人已经在行动了,但行动时不仅仅只凭一股勇气,还要有理性的思考,如果没有思考的话就要看运气的好坏了,这就提示我们做一个决定时要理性的思考和行动的勇气结合起来,这样老天也会给你带来好运气,自助者天助!这句话还暗示另一层意思,真正的勇士在行动的路上所碰到的挫折是阻挡不了他前行的脚步,挫折只会让他越挫越勇。

  3关于那美开设的繁多课程初始一看给人的感觉很美,但回头看看觉得有些眼花缭乱,耿老师说到重点了,那就是种类繁多的科别会让孩子总保持新鲜感,但长此以往孩子的注意力就不会保持专注,做事情缺乏恒心和毅力,这样会比较浮躁,而且在他成长的路上不可避免地遇到种种诱惑时,孩子会缺乏抵抗诱惑的意志。

  4“没出钱的丧失话语权”这句话的解读:耿老师教我们要学着从一个人的言行分析他的心理,说这句话的人他的价值观是把金钱看得很重的人,认为自己力量不够时需要用钱来支撑,所以当他钱出的不够时就会自卑地认为丧失话语权,我的感觉是如果一个人把钱看得很重的话心态会扭曲,他的注意力只在关注自己,不会放在认真做事上,他的很多行为也只是被他的动机牵着鼻子走,人也失去自由。太可怕!

  5看《v字怪客》有感:

  人的身体会消失但信仰不会,捍卫信仰的人无所畏惧,无所畏惧也就获得完全自由了,我们如果想做自己的主人的话就一定要有信仰。

  当意外发生时不能惊慌失措,也别光忙抱怨,要平静地接受冷静地思考解决问题方案。

  6有段话我虽然不理解但还是把它记了下来,希望后面有空时慢慢咀嚼看能不能品出个中滋味,如下:我们总是以为自己是受害者,但如果你想知道谁是受害者,那么就低头看一下镜子,镜子里的那个人就是受害者。

  陈可欣妈妈第三天小结

  我知道自己一直放不开,一直在恐惧、害怕中。包括刚才在回答问题,一直是处于紧张的状态中。表面上觉得自己能够包容其实内心还是经常在抱怨中没有出来,就像很多时候处在矛盾中,心里与脑子想的不一致,又不愿意承认。

  我又很幸运,感谢孩子给我又一次成长的机会。感谢自己,决心去改变,学会接纳自己与他人。这次申请明心的过程,我意识到没有行动的认知其实不是真正的认知,各种犹豫、纠结的行动也不是真正的行动。

  今天醒来我不停地忏悔,我以前自以为很善良,其实我没有真正爱过任何人,都是在抱怨别人,伤害别人,同时也是在伤害自己,我也在恨自己。早上照着镜子,我对自己说:不管这个人是美是丑,聪明愚蠢,我都要接受自己!

  家长课第三天小结(李漪萌家长)2013、03、06

  1. 基于“不要”而作出的选择会让人持续发现每一种新的选择都有不想要的地方,从而永远没有得到的喜悦,只有痛苦的抱怨。而基于“我要”而作出的选择则不同,可以经过理性的分析和权衡后容忍其不足。所以我们作选择之前先要彻底想清楚我到底想要什么,然后根据“我要”去做出选择,这样作出的选择不仅让人收获得到的喜悦也会让人心存感恩之心并珍惜所得。

  2.影片《V字怪客》观后的思考:

  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我生命的意义何在?当我临终之前我可能会为什么事情后悔?我想临终前可能会为这一辈子没有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后悔。那什么是我想做的事?我在做着这件事的时候感到发自内心的喜悦、宁静和感到自己有价值的事就是我想做的事。这件事是什么?是从事跟新教育有关的事。为什么会是这件事?因为我和我的家庭从新教育这件事中受益,我相信自己的孩子会因接受新教育而改变她的一生,会活得更有意义。

  那孩子为什么会活得更有意义?因为她将真正学会思考,在小小年纪的时候就思考生命的意义,懂得去追求生命中美好的事物。因为自己从中受益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从中受益,至少让更多的人知道孩子的教育其实还可以有别的选择,哪怕他们不是立刻就能走上新教育之路,但至少会在不久的将来面临教育体系崩溃的局面时不会太过惊慌失措。

  虽然我知道了什么是自己想做的事,但现在的我感到自己无力,害怕自己没有足够的力量去走这条路。难道我要因害怕而不给自己机会、不让自己去尝试吗?就算我没能把这件事做得很好,哪我又会失去什么呢?好像也没有什么嘛,顶多是面子,别人会低看我等等,但这些对我很重要吗?我是要为面子和别人对我的评价而活吗?当然不是!再想想,此生的我有因为敢于尝试而失去过什么吗?不仅没有,反而是曾经因为敢于尝试、突破自我而脱颖而出,让自己收获了自信和成功。在后来的日子里我的自信为什么会渐渐没有了呢?因为我觉得男主外女主内,于是选择了回归家庭教育好孩子。这种选择有错吗?没错,我认为自己的付出是有价值的就算有人没看到或不承认(这是另一个问题了),但我清楚自己的价值。不过,好了,现在孩子托付给了学堂,我可以腾出手来做自己想做的事了。我知道自己还有不少不足,但如果不行动这些不足恐怕一辈子也难有改善吧,这也不符合我追求完美的个性。

  人只有在行动中才最有力量,这是我曾经体验过的,G先生也说:思想是流动的能量,行动是最能凝聚能量的方式。我现在清楚知道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所在,这会赋予我力量。就算失败了,但我至少还敢用行动去追求想要的东西,此生也没白活吧。更何况当你全心去追求你想要的东西时,老天爷都会来帮你的。我们今天能顺利来到学堂不是再一次证明了这点吗?我还有什么可害怕的呢?

  丁一珉妈妈 战胜恐惧面对现实

  影片《V怪客》在耿校长的引导下看完了,第一次这么细致的观看一部电影,关键的台词、场景、眼神等耿校长都会暂停引导我们思考,整体上冲击蛮大,特别是针对目前我清楚的知道自己内心许多的症结都来自于恐惧,如何战胜恐惧,去掉怕的心态也成为我这次学习的重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

  一、如何表达自己。影片一开始艾薇问V是谁,V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鲜明的亮出了自己的观点。用观点和行为表达自己也是一种表达方式,有时候名称、职业、语言和真实的自己是有区别的,而你的行为、肢体更能说明你是谁,或者你不是谁。可是我们为什么习惯用名称或者职业表达自己,对我而言可能觉得名头或者职业更有面子,行为和观点却不能给我自信。所以说我是在凭借一个名头活着,而非真实的自我。因为怕别人轻看,而拿出一个和我没有本质关系的名头或者职业来支撑自己,让我看到了我内心毫无自信毫无力量。

  二、如果要寻找罪人的话,照照镜子就可以了。这句话跟张校长博文中对于体质的批判如出一辙,他说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体制教育的弊端,而同时我们也是体制教育的推动者。因为我们选择了沉默,或者追随。关于这一点也是在孩子读私塾的时候深有体会,自助教育不是你一个孩子优秀就可以了,一定要唤醒更多的人,让他们看到真相,看到后果,从而觉醒,否则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的,虽然改变很难。所以参与到这条路上的家长放大了说要有胸怀和远见,放小了说帮助大家的孩子就是帮助你自己的孩子。

  但在现实中当我热情满怀的给朋友们讲孩子从小诵读经典的好处时,效果一般,最多是表示理解,而当我说要选择自助教育,按照今日学堂的理念教育孩子时,还不敢跟外人讲,家里人都觉得我疯了。但我的内心很清晰,我知道我要什么,我的孩子哪些方面需要在明心得到提高,但尽管如此,当我真的把孩子送到学堂时,内心还是充满一些不可预知的恐惧。如同V所说,因为恐惧大多数人选择了服从和沉默。而觉醒改变的人也会恐惧,因为一切都在探索中还看不到鲜明的成效,只愿意做一个利益的既得者,而非去参与改变实现改变。这反映了:一,怕的思维,我先拟定一个因怕而导致的结果,这个结果的不确定性让我犹豫。二,贪心。说白了就是又想受益又不想承担风险。耿校长讲,面对恐惧的唯一办法就是看穿他,看透他的本质,看到真相。那么如何看穿看明白真相呢,我的内心真的很清晰了吗?借我一双慧眼吧。

  三、尊重自己同时不影响别人。影片中戈登是个电视节目制作商,看起来他是一个符合社会主流的人,但在他的地下室里又收藏了大量国家禁止但却是表达人类真实情感的艺术品和书籍。他说自己是个戴着面具生活的人,但面具戴久了都忘记了真实的自己。人为什么戴面具呢?为什么要掩饰自己呢?还是源于恐惧,通过戴一副与社会主流一致的面具来掩盖自己的真实。许多人都会带面具,因为要活着,要学会妥协,但重要的是不要忘记面具后面还有一颗真实的心,不要迷失自己,这才是尊重自己。

  四、面对现实我们太渺小。当艾薇以为自己被捕了,镜头中,瘦小的艾薇被扔在高墙大狱里,那么无助,那么渺小。让我深深的感受到,面对牢不可破的体制个人是如此的渺小。当然影片中艾薇经受住了牢狱的考验,战胜了内心的恐惧,目光也由刚开始的慌乱变得坚定而清晰,从目光中我们看到艾薇毫无恐惧时才赢得了最大的自由。是什么限制了我们的自由呢?当我们想按照自己的方式体验生活时,阻碍我们的依然是恐惧,因为我们害怕的东西太多,除了害怕失去名利,还害怕改变,害怕体验,害怕承担,害怕面对现实。如果这种恐惧没有像艾薇那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经历,我们又该如何调服自己的心,面对现实,战胜恐惧呢?

  五、如何战胜恐惧战胜自己

  为什么要战胜恐惧?是为了让自己觉醒,清楚地明白自己是谁,学会面对。我的内心充满怕的思维,可能是我还没有彻底的看穿,那么现在让我逐一把我对孩子上学的恐惧写出来:不安全、受伤了、生病了、哭了、心理受到伤害了、老师批评了、想家了……,在梳理一下哪些是需要清理的,是可以放下的?如果还是放不下,那就换一个角度,用爱的思维来观想:孩子在学堂是快乐的、健康的、坚强独立的、能够做事、懂得责任、并有所觉知的,把这种观想传递给宇宙,对宇宙大声说,这就是我需要的教育,祈望宇宙回馈给我一个我所期望的礼物!

  第四天

  丁一苇妈妈家长课第四天 2013/3/7

  今天上课的主题是食品健康。看了触目惊心的数据和事实,即使是为了我们自己,最好的行动就是立即开始纯素食。

  一、面对害怕-女人要修“无语”

  经过这几天的家长课,我内心喜悦,昨天晚上当我回顾我还害怕什么时,我想不出来。

  今天课上让我对害怕有了新的不同的认识。

  以前的害怕还是可以明显感知到,比如我害怕丢人,害怕别人的眼光等等,但是今天我还了解到一些需要我们更加觉知才能意识到的害怕,比如当我总是从别人身上找原因时,那是因为我害怕面对我自己。

  当孩子出问题的时候,我总是会怪罪他爸爸;

  当我不舒服老公不关心的时候,我也总是埋怨;

  当事情出现意外情况时,我总是说,你看当初我让你怎么怎么着,你就是不听。

  当我的目光总是往外看的时候,当我回避正视自己的时候,那就是我害怕面对自己的时候。

  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受了委屈,不知道别人为什么会这样做这样看,但是如果我能够平静下来,往自己的内心看,也许会有新的不同的发现。

  女人要修“无语”,当我们忍不住想要说时,我们先忍着。静下来,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这么想?有什么好处?有什么结果?是小我还是真我?是跟爱在一起还是跟怕在一起?如果坚信每件事情的发生都是礼物,那么礼物是什么?

  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害怕。

  二、永远不要怀疑一小群有思想和有责任感的公民能够改变这个世界

  我们的心已经麻木了,我们是施害者,同时也是受害者。

  在我们的周围充斥着这样的声音:

  保护动物,不要滥杀

  保护雨林

  节约用水

  废物回收利用

  遏制气候变暖

  甚至是新教育、素食等

  但是大部分的人都好像没有听到这些声音,或者即使听到了也没有行动,因为感觉力量很渺小,“你看大家不都还是这样吗?我一个人做了有什么用?”

  但是永远有一小群有思想和有责任感的人在继续行动,为了他们心中的信念,那怕力量渺小,声音微弱,依然发出呐喊。

  我们要如何选择?

  在新教育的道路上我们要如何做?

  让新教育的光芒照进更多人的世界。

  李青洙妈妈 父母课培训第四天

  1、重新分析父母溺爱孩子的九大问题,我发现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的呈现,所以首先要提高自己,看到自己的内在,自己平静下来了孩子才可以很好的成长。

  2、今天的主题是健康,也是大家都非常关注的。我们可以看到在某些利益团体的操纵下大众的行为是多么的无知,只是一味的相信所谓专家的言语,而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力。在生病后医生说要输液从来就只有服从而没有想到为什么,适合不适合。因为自己的无知给了他们更多的空子可钻,同时也伤害了自己的身体。

  3、《人欲祸水》让我们了解人应当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能争利。凡事都有因果报应,现在的物欲膨胀只会造成以后的痛苦生活。古人尚且知道克制自己许多的欲望,为什么现代的我们却为了自己的口欲,为了金钱的满足等等而去做违背天道的事情呢?

  4、电影《微妙的平衡》从西方一元思维的角度严谨的阐述了自然界中万事万物存在的方式和道理。同时也展示出作为人类,我们做了多少破坏大自然平衡的事情,以至于最后我们自己的健康也被破坏掉了。以后的时间里,我会在我的家庭里,在我的朋友中宣传素食主义,为自己的健康,也为生态的平衡作出自己的一些贡献。

  夏霄龙爸爸肉食还能吃吗?

  ---------培训第四天小结

  今天上午耿老师对《家长溺爱孩子九种行为背后的心理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比耿老师的分析我进一步找到了自己更多在思维上的差距;下午观看视频《微妙的平衡》,人类触目惊心的生存现实令人震惊,我们不得不思考和面对一个问题:肉食还能吃吗?

  一、人类的消化系统决定了人不是肉食动物。视频中说,食肉动物如老虎、豹子有尖尖的犬牙,决定了它要靠吃肉生存,而人类的牙齿是平滑的,说明上帝造人时就要人不吃肉;食肉动物的消化系统是身长的3倍,利于肉食的消化,而人类的消化系统是身长的12倍,不利于肉食的消化和吸收,你希望不能及时被消化的肉食在你的肠胃中腐败变成垃圾吗?

  二、人类利令智昏使得养殖的各种肉类及其制品质量低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肉类食品需求量的逐年增大,猪及鸡鸭鱼牛羊的养殖,逐步实现规模化,但利令智昏的养殖户为了缩短鸡鸭鱼猪牛羊的生长时间,在饲料中加入大量的激素和添加剂,半年才能长大的鸡缩短到40天,一年才能养大的猪3个月就可出栏,更“神奇”的是一只鸡可长出6只翅膀4只脚,这样养出来的猪和鸡,你还敢吃吗?

  三、吃肉使得癌症患者显著增加。视频中指出:通过美国一些专门机构的调查,随着人类大量使用肉制品,男性患各种癌症的比例为47%,女性患各种癌症的比例为38%,而各级医疗机构对癌症束手无策,早就宣布是不治之症,医院基于庞大的利益链和追求利益最大化,就向患者推荐各种先进、昂贵而其实不能解决问题的药物,说到底就是向大众销售疾病。你还能指望医院解除患者的疾病和痛苦吗?

  相反的是,坚持素食尤其是坚持纯素食的人,患各种癌症己其他疾病的比例较食肉之人要低得多,并有利于环境的保护。研究表明,癌症患者如果坚持纯素食可以减缓疾病的发展甚至完全治愈。所以,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子孙后代及整个人类,我们还是按上帝造人时给我们的消化系统吃素吧!

  第五天

  孙汉桥妈妈第五天学习小结:

  今天通过做两性关系的题目,进一步梳理了自己。婚姻关系中最关键是进入婚姻的目的和双方的心态。如果目的不对,就很难得到正确的结果。如果不是报着付出的心态,而是索取,最终会成为两个熟悉的陌生人。中国的传统俗语中有很多反映出以交换为目的婚姻价值观,例如「会做不如会嫁」、「英雄配美女」等。这种关系中,双方都会有压力,会不断努力成为对方期望的自己。当压力到达一个界限时,突然醒悟到要做回自己,另一方却往往认为对方变了,不再是自己"爱"的那个他。"

  没有任何恐惧时,便获得了最大的自由"这种状态的描述同样适用于两性关系,如果在婚姻中,他从不担心因没钱,不再健康等妻子会离他而去;如果她永远不害怕自己变老、变丑等而失去丈夫的宠爱,那么这样不依赖于外在的两性关系中双方一定是自由的、快乐的。个人认为两性关系的最高境界便是成为灵魂伴侣。

  G先生说,选择婚姻的目的是为了分享自己的圆满。那怎样才算是圆满呢?是不是时刻保持觉知,做真我便是圆满呢?这一点还在思考中。

  下午看了精彩的影片「克莱默夫妇」,对两性关系关系的理解更进一层。人物表情、动作、语言、服装、音乐等每一个细节无不是匠心独运。在这部影片中,首先是体会到了男女主角在情感关系中的成长变化,从开始的分別活在各自的世界里到逐渐地互相理解和自省,从互相抱怨到互相付出,关系也从僵硬转为和谐。男主角在这一转变中体会到了除事业之外的人生价值。其次影片通过女主角揭示了爱自己然后才能爱别人。如果一直活在别人的期望中,找不到自己,那么会逐渐丧失自信和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而当做回自己,原来关系中存在的问题皆迎刃而解。最后,影片中的小主角让我们看到西方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例如性教育帮助孩子从小坦然面对身体和性、用有艺术但绝不违背事实的方式告诉孩子真相、帮助孩子接受事实等。另外,法庭辩护的那一段很精彩,在耿老师的讲解下,领略了西方的一元思维。

  耿老师提到对于关系的处理原则就是让关系中的每个人都是他本来的样子极大地帮助我理解G先生关于关系的言论。

  今天又是充实、愉悦的一天。

  李漪萌妈妈 第五天小结 两性关系问题

  1. 怎样才能创造幸福的婚姻?

  以前总认为幸福的婚姻是因为运气好或命好,选对了人,才会拥有幸福的婚姻。可实际上是要想创造幸福的婚姻,选择进入婚姻关系的目的或动机正确才是最重要的保证。所谓正确的目的或动机是指邀请一个自己认为值得邀请的人进入生命中一起分享自己的圆满。也只有在这样的动机之下,才更有可能创造出幸福的婚姻关系。因为在这种动机之下,我们是把自己当作礼物赠送的心态,假如对方喜欢,当然可以一起分享自己的圆满甚至是可以创造出更大的圆满;如果对方不喜欢,也没关系,我是一个礼物,我本身就是圆满的,不会因你的不喜欢而改变我的圆满,所以我不会产生抱怨、失落或不满等负面行为和情绪。

  反观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不幸福的婚姻,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进入婚姻的动机不对。要么是交易,要么是弥补自己的不足,总之是索取的成分多,给予的少。每个参与者都觉得自己是匮乏的,不足的,所以需要向外索取更多,结果是越发匮乏。

  有了正确的动机,我们还得选对人,也就是值得我们分享自己圆满的人。这得从生物学密码和社会学密码两方面去考虑。简单说就是投缘、价值观相同、个性相似或互补,文化背景学识修养相当。

  其次就是婚姻中的包容和理解。基于“我要”的选择会比基于“我不要”的包容性好得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比不要什么更重要。

  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男性发挥阳刚的作用,女性发挥阴柔的作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 《克莱默夫妇》观后感--让自己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才有能力处理好各种关系。

  片中的女主人因在家照顾儿子不工作而丧失了社会人的身份,加上和丈夫活在各自的世界里而关系紧张,倍感没有价值而离家出走。丈夫也因一心只扑在工作上而忽略了妻子和儿子,没有履行丈夫和父亲的职责,此时他们夫妻俩都不是完整的人,因而也没有能力处理好各种关系。

  联想到自己,当回归家庭做全职妈妈后也失去了社会人的身份,自身的价值只能通过孩子体现出来,因而我会对孩子要求严格,表面上是为她好(客观上也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实际上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和实现个人价值,同时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处理好各种关系。虽然女儿知道我是为她好,但她讨厌被我管制,不时会有冲突发生。可见,当一个人只能通过工作或父亲、母亲等单一途径或角色来实现自我价值的时候,他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就算他取得了成功,依然是没有力量处理好各种关系的。

  后记:

  第六天家长们和孩子们一起出去徒步,然后准备明天的辩论。传几张照片让大家欣赏一下。

  第七天的辩论家长们意犹未尽,兴致盎然。最后正方获胜。作为主持人,我大胆挑战自己,先当正方,再当反方,坚守自己的观点。让大家对于什么是“佛事辩论”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

  由于家长们这两天陆续回家,7天总的小结还需要时间整理,暂时没有传过来。在最后一天小结的时候,很多家长在分享时都流下眼泪。家长们的这份开放和真诚,给我们后面对孩子们的教育打下了信任基础,也给孩子们做出了好的示范。

  祝福所有的家长,祝福孩子们,我们共同成长。

  感恩所有的家长,感恩孩子们,感恩在我上课期间专心照顾孩子们的各位老师!

  感恩张老师引路,给我们精神食粮,让更多的家长有机会“活明白,做自己”!

  感恩!

【家长课总结】相关文章:

网课家长心得12-08

培训课家长心得11-04

家长网课心得 11-04

上网课家长心得11-04

上网课家长的心得11-04

家长课听后感08-24

家长对孩子上网课的心得11-04

孩子上网课家长心得11-12

上网课家长心得24篇12-10

家长对于孩子上网课的心得11-04